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福建工商《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报道(二)信用监管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工商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顺应体制调整、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大胆解放思想、积极主动作为,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服务发展质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持续提升队伍形象,下好改革“先手棋”,放好改革“当头炮”,推动改革出成效,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海峡消费报社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采访,通过“放开放活、信用监管、优化服务、队伍建设、非公党建、改革历程”等六个专栏,集中报道展示近年来我省工商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新福建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可贵经验。
信用好与坏 一查就知道
要和一家企业合作?先上网查一查它的信用信息。信用良好,没问题;万一有失信记录,就要好好斟酌了。
人无信不立。对企业来说,信用更是一笔宝贵财富,一张网的建立凸显了这笔财富的意义。
信用好坏全国知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准入越来越宽松。但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会不会良莠不齐,失去监管?
建设全国“一张网”,让所有涉企信用信息“晒”在阳光下,国务院就此作出决策部署。去年2月底,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先行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7个省市之一,省政府决定由省工商局牵头推进这项工作。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90多万家企业实现信息一网归集、记于企业名下。
截至8月底,全省已有3455个部门(其中含46个省直、中直部门)归集公示了6600多万条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
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信用监管的强调,则以企业的市场经营信用为基础,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首先,可以根据不同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分类监管,特别是对失信和严重失信企业依法严管重罚;其次,可以通过对信用信息的大数据积累分析,找到市场主体潜在的失信风险,提前预判,实行精准监管;再次,这还是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合监管、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的综合监管,失信、违规、违法行为将受到共同惩戒,真正形成“优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市场格局。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最近,南平的创业者苏先生在办理工商登记时碰了壁,原因是自己上了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咨询后得知,自己数年前曾为朋友借款提供责任担保,但朋友一直未还款。经法院判决,他作为被担保人一并被要求承担还款义务,但他一直没当回事。苏先生只好回南平到法院主动还款,并要求将其从平台“黑名单”中撤出。
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省高院向“一张网”推送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9.17万条、股权冻结信息4205条;全省4671家金融机构累计登录查询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达24917次……
据悉,现有公示平台发挥的信用监管作用,已彰显出部门协同、联合惩戒的“威力”。自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以来,省工商局就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提供异常名录信息,供各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查询。仅去年,全省就有4000多家金融机构查询运用经营异常名录5000多次,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因此受到了限制。
省工商局企业监管处有关人士表示:“实践证明,依据对‘一张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查询,各相关部门可依法有效地对当事企业进行信用约束和限制,真正实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今年底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全面建成,省工商局局长黄培惠表示,“‘一张网’全面建成后,失信企业将在全国范围内无处遁形。不管在哪,失信企业的许可审批、资格认定等等,都将被依法限制或禁入,增强信用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典型案例:
失信者寸步难行
无法担任法定代表人
4月5日,莆田市一家贸易公司的黄先生来到秀屿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窗口问注册官小张:“你们打电话说,我新注册的公司材料有问题,为什么我是股东,还当不了法定代表人?”
“您别激动,我们在受理过程中发现,您之前参股的莆田市某养殖有限公司因为欠朋友3万多元钱没有归还,被秀屿区法院预警,您作为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按照《公司法》等规定,您不能担任这家新注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职务。”小张说。
“那要如何办理,才能不影响我注册新公司?我找原公司股东一起把钱还了,能取消这个预警吗?”黄先生问。
“您可以咨询秀屿区法院。您把钱还了,再去秀屿区法院申请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里移出。”小张对黄先生说。
“现在各部门都联网了,我们都跟透明人一样,有哪些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都可以查。好多企业通过这个系统查看对方公司的信用好不好,再考虑合不合作。”正在办事的群众说。
“真惭愧。我会很快还上这个钱的,也得好好经营我的公司,千万不能给新公司留下信用污点。谢谢你们给我上了一课。”黄先生临走时说。
无法申请银行贷款
“您好,我是一家家禽养殖公司的股东,要申请贷款,银行不让,说我们公司被锁定了,办不了贷款。您能帮我查查是怎么回事吗?”6月10日,一个小伙子来到莆田市秀屿区工商局,急匆匆地问。
市场监管股干部小吴放下手中工作,打开电脑:“锁定?报一下公司名称,我帮你查查你们公司有没有什么违法记录。”
小伙子报了公司名称后,小吴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到了,你们公司2013、2014两个年度的年报都没有申报,2015年7月5日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在这个名录里,会受到各部门联合惩戒,这就是银行所说的‘锁定’吧。这里有份指南,里面有年报的时间、方式、操作流程以及未年报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说明,你赶紧补报,再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我很着急,要用这笔贷款买房呢。要不我把我的股份全部转给我爸爸,这样我就和这个公司没有关系了。”小伙子明显无心听小吴介绍的如何补报年报、如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不好意思,没有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不能办理股权转让等业务。”小吴对小伙子说。
幸运的是,在补报年报、再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后,小伙子顺利获得了银行贷款。
记者手记:
让信用成为宝贵财富
成熟的市场经济,一定是诚信的市场经济。对企业实行信用监管,是对“用市场的方式管好市场”的回归。
“‘全国一张网’建成,将会形成企业信用的完整画像,就像一个人的档案。”工商总局企业监管局副局长徐晓东说,信息公示将打破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
让信用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2015年3月20日,李克强总理视察国家工商总局,充分肯定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挥的作用,同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组织一个类似“金关”“金税”的工程,形成全国统一的企业信息公示大数据平台,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把市场监管体系这张“网”织好织密。
建设“全国一张网”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通过公示系统建设,将各类企业信息归集到企业名下,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特别是企业信息的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问题,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有利于综合执法、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部门独立监管向协同监管方式的转变。
商品好坏 你点我检
商品质量抽检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最直接最权威最有效的监管措施。今年以来,省工商局分期分批认真组织实施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组织完成100批次卫生巾商品质量抽检,质量合格率为 97%;300批次成品油商品质量抽检,质量合格率为 90.67%;598批次化肥商品质量抽检,质量合格率为 93.31%;30批次便携式计算机的检验工作也基本结束。对厦门、泉州两个设区市的 50批次家用电器商品质量进行抽检,目前相关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商品质量抽检,在一个个可观的数据背后,其实是老百姓的感受和参与感。
“如今,汽车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知成品油商品质量怎样?”漳州市民胡先生在“抽检商品我做主”群众意见征集活动留言道。
今年,漳州市工商局应群众所请,以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干线、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集中地等为重点区域,以消费者投诉集中的加油站为重点,开展了流通领域成品油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经检验结果显示,所抽汽油样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40批次柴油样品有4样
不合格,不合格指标分别为硫含量和馏程。
随后,漳州市工商局依法对这4家加油站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柴油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处罚没款36.33万元,并予以公示。
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商品质量抽检。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漳州工商部门的抽检工作也没有让市民朋友们失望。儿童玩具、服装床上用品、照明灯具、家用小家电、油漆涂料、人造板材等,接连被执法部门“抽检”。
除了漳州,福州、厦门、泉州等地都开展了“抽检商品我做主”活动,充分调动了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工商商品抽查的工作深入人心。
福州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表示,消费者“订制”商品抽检,这样的改革不仅让抽检更接地气,也让工商部门和市民之间有互动,真正实现执政为民。他说:“公布老百姓关心的商品质量抽检结果,确实让我们在消费上放心不少。比如我关心的儿童食(用)品商品质量的抽检结果,很具体很真实。”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活动,共投入300万元,组织产品抽检1000批次。根据网络民意,该局确定消费者呼声最高的 20多类商品为抽检重点。分析各类市场主体投诉、举报情况,对投诉较多的加大抽检批次。他们还完善了“二级联动”机制,组织基层人员配合随机抽样,提高抽检协调度与准确度。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经抽检并依法认定为不合格商品的,将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工商部门发现并认定商品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将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等措施,并及时通报商品标称生产者所在区域有关行政部门;对认定为销售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查处;对标识标注不合格而内在质量合格的,依法督促其停止销售和改正。
这位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工商部门将不断加大抽检力度,达到“抽检一类商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全省首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启动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是国务院明确要求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推广的一种新型监管模式,在这方面,我省的相关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经营异常企业提高抽检比例
“双随机”就是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进行随机合理匹配。“一公开”就是向社会公示抽查结果。
7月21日,省工商局联合省审改办、人社厅、质监局、食药监、统计局,启动全省首次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现场随机抽取了18148家企业,进行一次性检查。此次联合抽查至10月31日结束,各检查组将检查信息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向社会公示。此外,还将依据检查结果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评价,对失信企业进行失信联合惩戒,推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落实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抽查企业中,失信企业比例明显高于守信企业。截至6月30日已公示历年度年报、未被列入过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且2014-2016年度无工商行政处罚记录的69万家企业,按1%的比例随机抽取,共抽出待检企业6988家。而曾被列入过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2014—2016年度有工商行政处罚记录的7万多家企业,则按15%的比例随机抽取,11160家企业将接受重点检查。
被抽中的守信企业可通过书面检查的方式进行,顺利通过检查的企业明年若再次被抽中还将免于实地检查,而被抽中的失信企业均将实施严格的现场检查。
避免重复检查防范人情监管
以漳平市为例,为避免执法部门重复检查,漳平市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商务局、公安消防大队专门成立了“成品油消防安全”联合抽查监管小组,对成品油市场进行联合专项整治,开启联合抽查监管。该局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协会委员、商户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对辖区内36户加油站进行“双随机”联合抽查,抽检成品油10批次,立案查处油品质量不合格违法行为2件,罚没27.1万元。
该局组成调研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国内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做法,与该局的区域实际、工作实际、经费实际、人员实际相结合,制定了可操作性较强的试行方案,为推进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双随机”抽查“检查人员来自不同的基层分局,打破了过去属地监管模式,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的监管关系仅发生在此次抽查工作中,从而破解了属地监管人员因熟悉辖区市场主体而进行“人情监管”的问题。
漳平局还结合多年的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以漳平市数字办和企监工作人员为主,组成了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开发了“漳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主体、抽查人员双随机抽取平台”。平台中,建立健全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专门的被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通过电子化手段,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做到及时显示、及时记录、全程留痕,实现了责任可追溯。
记者手记:
让“双随机”抽查结果更真实些
“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意味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必须增强守法自觉性;同时也意味着执法人员只能阳光行政,不能再‘看谁不顺眼’就去检查,即用制度限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阐释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的意义的这一番话依然振奋人心。
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大改革,被有关专家称赞为“是一项制度创新”,完全压缩了寻租交易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监管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地方管得很严,有些地方监管却存在“盲区”,这就需要采取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监管方式,这对提高政府效率,减少寻租行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都十分有益。
除了抽查结果更为真实,“双随机”抽查也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如我省启动的“双随机”抽查中,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检查人员相互随机匹配,成立检查组,在实战中相互取长补短,促使自身监管水平迅速提升。同时,通过检查人员随机,在对市场主体进行动真碰硬的检查后,使检查人员认识到抽查的威力,感知到信用监管对企业的巨大影响,在思想上真正接受了信用监管新理念。
“双随机”的公开、公平、公正,使被检企业心服口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舆论效果,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打击传销———
“风过”不让“草抬头”
“雨过地皮湿,风过草抬头”,这既是民众对当下打传规直工作的一个生动的比喻,又是目前仍显艰巨的打传规直工作的形象写照。
《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实施了十年,传销却打而不绝,直销违规层出不穷,有些地方甚至越打越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江平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三大原因:传统传销向网络传销转型,且常伴生恶性犯罪行为;以网络为载体,传销与金融欺诈交织的复合型违法犯罪活动有扩张趋势;网络传销涉众面巨大,有的甚至具有邪教特征,对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
传销披上“互联网”外衣
近年来,以拉人头公开聚集为特征的传销在我省工商、公安机关的打击下,改头换面,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转移。他们打着“新型电子商务”“网络加盟”“网络旅游”或者“资本运作”“商会商务运作”“民间互助理财”等旗号,要求参加者交纳费用、发展下线,形成多个层级,从事网络传销活动。
而网络传销比传统的传销模式发展速度更快且形式多样,低成本、跨地域、点对点运作,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方式、手段更隐蔽,因网站服务器多数在境外,调查取证和破案难度更大。
那么,投资者应如何辨别呢?省工商局竞争执法处相关负责人说:“传销大多采用‘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不管披上多漂亮的外衣,都万变不离其宗:入门费取得加入资格、拉人头发展下线形成上下线关系、层层返利组成多层次计酬。一个项目只要具备上述特征,就涉嫌传销!”
福建闽腾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华鸿说,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含有本条例规定的传销信息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电信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查处。
根据这一条例,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体化打击网络传销
为打击网络传销组织,省工商局探索更为有效的执法监管模式,依托泉州市工商局网络传销监控点,建立了“监测舆情收集情报———监控行为锁定违法———分析数据科学举证”的一体化打击网络传销技术应用体系,对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制定、资金流转方向、互联网站设立、人员加入流程等进行监控,取得很好效果。
据统计,2011年以来,该监控点完成工商总局分批次交办下发的共计2511个涉嫌传销网站的甄别、分析和取证工作;使用“计算机智能巡查+人工排查”手段监测网站日均500个次以上,巡查监测网站250多万个次,向总局和省工商局报送排查分析涉案线索及信息1.28万多条;组织查处15起源发性网络传销案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5起),取缔20余处传销窝点。
此外,各地工商局在开展打传规直工作上也各有创新。如莆田工商局以莆田工商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图文并茂宣传防范传销常识,开展“防范微传销”民意征集活动。该局还制作打传动漫宣传片在各商场、楼宇电梯播放,定制2000条围裙和2万个购物袋作为宣传载体发到群众手中。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目前我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已成为联防联控传销违法行为的主推手,主动推动建立完善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机制。
典型案例:
破碎的“沃客生活”梦
检方长达300页的审查逮捕意见书及相关证据显示,仅从犯罪嫌疑人个人账户就冻结涉案资金6亿多元,单张银行卡的流水正反面打印,需2000多张A4纸。
一个看似简单的网络传销,为何会让数千甚至数十万人上当受骗?
我省工商人员在办案中发现,传销人员的课程中居然融入现代商业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组织行为等知识,不少人死心塌地相信一夜暴富,不相信自己投入钱财、热情的财富梦想其实只是个泡泡,一戳就碎。
去年7月,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客公司”)王某妙等8名高管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晋江市人民检察院批捕。7月2日,晋江市公安局逮捕了王某妙等人。
经查明,今年43岁的王某妙是晋江金井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很早就进入社会闯荡,曾开办一个电商平台,但不久就倒闭了。后来,王某妙对互联网金融产生浓厚兴趣,摸索后提出关于WK理财项目的架构设想和分级管理模式。
为了给WK理财平台披上“合法外衣”,2015年9月,王某妙使用经WK理财项目获利的资金,注册了“沃客公司”,自己作为法定代表人,组织游某玉、李某端等4人分别成立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WK理财项目,发展下线会员。
王某妙等人对外称,“沃客公司”与新加坡的“DEMWK”公司联合发行的虚拟电子货币“CPM”只涨不跌、永不增发。会员投资700元便可成为最低级别的一星会员,从一星到六星,最高投资额为3.5万元。会员根据注册级别,从发展下线的参与者中获得商务中心奖、直推奖、对碰奖、见点奖、领导奖等不同层次的奖金。
案发后,公安机关查获的涉案个人理财账户超过50万个,人员涉及全国31个省份,有人一次性就投资数百万元。
办案人员表示,尽管借助网络,“沃客生活”与传统传销还是有个重要的共同点———“杀熟”,参与者为骗钱不惜将朋友甚至父母、配偶、亲戚都拉入传销“泥潭”,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信任度严重下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我省达到80%县级城市无传销的目标
传销,除了要打,也要防!
近3年多来,我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创建无传销县(市、区)工作成效显著,87个县(市、区)通过“创无”验收和认定,顺利完成四部委要求的80%县级以上城市达到无传销城市的目标。
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新思路和新举措,切实做到打防并举,持续有效地推进打击和防范传销工作;强化执法办案工作,切实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树立市场监管执法权威;发展和规范并举,防范和打击并重,共创直销行业及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切实维护我省市场经济秩序。
2016年起,我省各地各工商部门坚持打防结合,坚持“四个强化”“四个确保”,打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和反弹,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和良好经济秩序。
以网管网 打造电子商务强省
如今,我们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市场日益兴盛,而影响正常经济秩序、损坏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网络市场定向监测工作是省工商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下“互联网+监管”新思路、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创新探索的一套智慧监管新模式,是构建“放管结合”市场监管格局的有效手段,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表彰肯定。”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2016年,我们就推动13家较大型电商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承诺联盟,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责令整改网站448个次、提请关闭网站27个次。”
定向监测是“大抓手”
从2014年首次“双十一”监测到如今的“5.1”、“6.18”、“双十一”、“双十二”等各大网购狂欢节监测,定向监测的时间覆盖越来越广,监测内容也越来越全面,主要包含:平台的经营主体信息和亮标亮照情况;平台为平台内网店亮标亮照或者核发个人身份认证标记的情况;平台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规定的情况;网店的经营主体信息和亮标亮照或者加载个人身份认证标记的情况;网店经营者在网店页面显著位置并以显著方式公示网络集中促销的期限、方式和规则的情况;网店经营者采用虚构商品产地、价格,虚构交易、虚假评价等不正当手段进行促销活动的情况等。
2016年12月16日,省工商局和省消委会联合发布“双11”网络商品信息定向监测报告,共抽取天猫、淘宝、京东3个平台发布的630个商品信息样本,发现存在119个问题。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本省网店进行及时处置,共立案查处案件8起、责令整改9起、行政指导10起、列入异常经营名录2起。
今年8月10日,省工商局召开我省网络市场监管厅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黄培惠局长要求各成员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联动机制,勤于沟通,主动协商,注重协作,以联合督查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专项行动,严查实抓2017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为营造我省创新创业、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为打造电子商务强省作出新的成绩。
一手查违规,一手建示范
专项整治一直是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的另一重要抓手。近年来,省工商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红盾2号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行动”“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违法行为”“重点网络商品交易网站专项检查工作”“网络商品交易非法主体网站专项整治工作”“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等一系列行动。
2014年以来,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线上检查各类网站、网店67676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13735个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042条,责令整改网站1079个次,提请关闭网站144个,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0410个,查处网络违法案件1479起,罚没1576.4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6起。
其中,“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始于2014年,是全国工商系统网监工作的新品牌,今年已上升为在联席会议框架下、由15个部门共同部署的联合行动,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服装鞋帽、儿童老年用品、农资等多领域以及生产、流通、销售、寄递全链条。
除了查违规,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是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
7月25日,“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启动仪式暨创建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
出席会议的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到软件园指导调研“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并指出,要发挥福州区域特色,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发展特点,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践行“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扎实稳妥推进创建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从0到1“互联网+”广告监管大显威力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广告应运而生,异军突起。有数据显示,国家工商总局2009年查处网络广告案件1824件,2012年查处3725件,翻了一倍。
破题之举显威力
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曾被国内专家称为广告监管“破题之举”,威力到底有多大?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
2017年5月,国家广告数据中心对我省97家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告发布情况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到电视、广播、报纸发布的各类广告8408条,发现涉嫌严重违法广告74条;监测各类广告191396条次,发现涉嫌严重违法广告310条次;监测电视、广播发布的各类广告总时长为8810222秒,涉嫌严重违法广告时长426180秒。
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必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广告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2016年,省工商局在加大新《广告法》宣传贯彻力度的同时,加强广告数据中心建设,升级广告监测系统,共监测广告137.28万条次,立案1168件。”
结合广告监测结果,从去年12月以来,我省工商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省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震慑了广告违法行为,我省广告市场秩序趋向好转。
4月份,省工商局牵头召开了今年第一次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会上,省委宣传部提议可将广告管理纳入媒体单位意识形态责任制及绩效考核,与单位绩效和负责人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市场活力被激发
在实施网络监测的同时,广告“放管”也取得良好成效。去年以来,全省工商(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削减广告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烟草广告审批、户外广告登记等5项行政审批事项。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完成了与广告市场准入有关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现在广告行政审批事项只剩下广告发布登记一项,目前已根据省工商局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工作方案,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
一系列简政放权行为,有效地激发了广告市场活力和创造力。2016年全省新成立广告企业20263户,同比增长39.1%,其中外资广告企业392户,同比增长221.3%。
为贯彻落实“十条措施”,进一步优化简化了广告发布登记办事流程,并开发了广告发布登记管理软件及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使广告发布登记更加方便快捷。全省各地通过上门走访、组织媒体座谈、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主动对接、热情服务广告发布单位。
3·15期间,省、市、区三级工商部门联合到福建日报社开展“送服务、送法律”活动,当场颁发我省第一份准予广告发布的决定,《福建日报》《今日头条》和工商总局政务网都对此作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广告产业园“孵化器”功能渐显
“从体量上,我国广告产业经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广告产业本身多年来饱受诟病的分散经营、层次低、创新少等等问题,在这些年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之前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属于规模和体量的扩充,到达一定级数之后,同样方式就很难再取得成效。就这一点上来看,广告产业园的建设在主观上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一个诱导性的政策因素,作为广告企业,我们当然受益匪浅。”福建省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陈总告诉记者。
在工商等部门的合力扶持下,省内各大广告园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广告产业凝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扩大。
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国家广告产业园———海西广告产业园区已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4个,建筑面积达52.98万平方米,入驻广告及关联企业459家,园区广告企业营业额达30.48亿元。
泉州园投入1500多万元,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广告产业各要素集聚发展效应。
据统计,近年来我省共有2个广告产业项目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6个广告产业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业资金支持。
为促进我省广告业发展,上半年省工商局还向国家工商总局报送了9个广告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和14家广告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参加总局拟支持建设的“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研发基地和企业孵化器”项目评选。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请市政府出台了《促进福建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福州园)发展的若干意见》,释放了五大利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