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闽宁扶贫协作新答卷
福建省援宁工作队聚焦精准脱贫,从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着眼于任务的适当平衡,完善省际结对关系。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要动员东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要明确重点,精准聚焦。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都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发力。
当年11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21名同志接过闽宁扶贫协作的接力棒,赶赴宁夏挂职。工作队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和闽宁协作联席会议精神,从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进闽宁扶贫协作深入开展。
“隆德模式”开创闽宁扶贫协作新局面
“把这些信息汇总,下次可以直接用。”6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隆德县的闽宁残疾人托养创业中心,该中心电商平台管理员辛保同正手把手教新来的同事操作电商平台。
“以前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一度悲观绝望,没想到还能做对家人、对社会有用的事!”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的辛保同大学毕业后因病致残,只能坐轮椅,父亲辛国斌瘫痪在床,母亲曹玉兰照顾父子俩,家中没有收入。
闽宁残疾人托养创业中心将辛保同吸收进来。有大学学历的辛保同发挥特长,成功“晋升”为该中心管理人员和电商平台管理员,每月收入2000元。曹玉兰也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制作人造花,母子俩都有了收入,全家的日子顿时柳暗花明。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援宁工作队在关注民生事业、关注儿童、关注教育等方面积极“架桥”,帮助当地改善民生福祉。
针对隆德县残疾人比例较高的问题,援宁工作队采用“托养+康复+就业”模式,打造闽宁残疾人托养创业中心,托养残疾人86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名,帮助48名残疾人就业,实现月收入300元—2000元左右,让残疾人重拾自尊自信,让照顾残疾人生活的家庭劳动力获得解放,实现就业脱贫。自治区残联将这一集托养与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建设模式确定为“隆德模式”。
“我们的思路是托养一人,解放一家,脱贫一户,幸福一生,致力于打造残疾人安居社区、康复基地、致富平台,让残疾人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队员、隆德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樊学双说。
2018年2月12日,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樊学双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唯一代表,汇报了援宁工作开展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闽宁扶贫工作队的一大工作重点。
隆德县留守儿童较多。2017年7月17日,工作队开展以“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为主题的夏令营,组织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为期30天的闽宁教育帮扶留守儿童实践体验活动。组织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专家和支教大学生以及闽侯、隆德两地艺术老师为孩子们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民俗、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课程。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参观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收获特别大!”6月8日,隆德县留守儿童齐佳玮说,“到福州看到爸爸在地铁工地工作的一瞬间,我明白了爸爸不容易,今后我要好好学习……”援宁工作队先后组织58名孩子前往福建、陕西研学,让孩子们通过拓展实践活动增进对外面世界的了解。
“感谢叔叔阿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隆德县杨河乡杨河村的先心病儿童马伟说,今年2月,他被送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给他做了手术,折磨马伟一家的病魔被彻底驱除。扶贫工作队牵线搭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等3家医院与隆德实现结对帮扶,义诊病人1800多人次,帮助1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免费手术,避免因病返贫。
社会扶贫汇聚磅礴攻坚力量
“欣赏一幅作品,不光看它的美丑,更要透过作品看到深层次的东西,要去理解世界的多元。”6月8日,在固原五中,福建支教老师陈莹指着一幅画为高一学生讲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陈莹的丈夫李仲福是福建来宁挂职干部,任原州区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他们11岁的儿子也转学到原州区上学。李仲福携家带口帮扶原州区成为美谈。
有家人相伴,李仲福更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近两年来,经他多方协调,落实了福州马尾区帮扶原州区各类资金2366万元,援建了原州区第18小学,改扩建原州区人民医院,4个闽宁示范村村容村貌、文化广场等得到改善。目前,李仲福正在洽谈闽宁友好医养健康园、闽宁对口科技合作食用菌等2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67.9亿元。
援宁工作队积极引导闽籍企业、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参与闽宁扶贫协作。
发动群团组织参与扶贫协作,促成厦航于2017年10月30日开通福州-固原航线。这条航班航线的开通,对深化闽宁协作、助力固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固原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福建省妇联投入40万元,在固原实施闽宁妇女手工制作工作室、家政培训、贫困学生助学、妇女人才培训等项目,组织两省区女企业家互访交流;两省区工商联签订合作协议,积极组织福建企业赴宁夏考察投资;福建省总工会安排30万元资金,用于走访慰问固原市劳动模范和特困职工家庭等,安排100万元支持固原市总工会迁建;两省区共青团开展人才扶贫志愿服务,2017年福建团省委组织30名志愿者赴宁夏贫困地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开展闽宁少年“手拉手”活动,强化两省区创业青年交流。
脱贫路上,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对接,发动福州金融、教育、医疗等资源,争取到大北农公益基金捐资1000万元,用于帮助隆德县发展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农业;兴业证券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设立“闽宁-兴证文化教育扶贫专项基金”。设立慈善基金长期扶贫援助。河仁慈善基金会向固原市捐资505万元,实施“善行六盘”系列公益项目,包括六盘学子爱心字典、多媒体互动阅读室、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助、五保老人御寒冬衣等项目,惠及7.5万名贫困学生、4000名五保老人、1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14所学校;红寺堡区成立“慈善助学基金”100万元;漳州台商向社会筹集218万元,为永宁县闽宁镇建立教育扶贫基金;福建福光基金会捐赠善款60万元,连续3年资助100名品学兼优贫困高中生。
组织开展各种扶贫扶智活动。福建书香联萌教育科技公司捐赠70万元图书;莆田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280万元、2.5万双旅游鞋资助西吉县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体;福建企业为红寺堡区2所小学捐赠物质27万元;福建在宁企业家及永春异地商会捐资捐物50万元;福建南普陀寺慈善会为妙湛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思明区捐赠20万元为100名贫困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助学金。厦门大学支教团筹集善款46.3万元,帮助海原县623名困难学生……社会扶贫,让当地群众感受到福建援宁的浓浓真情。
纵深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
闽宁两省区持续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拓展延伸。2017年,福建省各结对帮扶县(区)投入帮扶资金5901万元,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给予帮扶县(区)全方位的支持。
纵向延伸协作链条。地市一级协作方面,吴忠市与泉州市、中卫市和漳州市建立了“携手奔小康”关系。村镇协作方面,共有39对乡镇、37对行政村建立了“携手奔小康”关系。
横向拓展部门(单位)合作。两省区医疗、教育、旅游等38对部门(单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分别与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和银川能源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建立旅游定期磋商制度,2017年开展的“八闽亲人宁夏游”活动接待闽籍游客10万多人次。两省区妇联组织宁夏生态移民区妇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妇女就业创业技能。
辐射带动社会组织交流。通过福建第十批援宁工作队的协调组织,开展“深化闽宁协作福建各界人士固原行”活动,福建河仁基金会向固原市慈善总会捐赠505万元,福建书香联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70万元图书,福建福光基金会捐赠善款60万元设立“福光助学金”,连续3年资助1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等,成为两省区“携手奔小康”行动的有力补充。
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助力固原发展“四个一”林草产业,倾斜支持生态旅游业、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建设1000亩闽宁生态示范林,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固原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陆菁说,在闽宁两省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真挚关怀下,全体队员牢记使命,在闽宁扶贫协作第一线做了大量工作,携手奔小康、产业协作、社会扶贫等工作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前列。
(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