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发表《夺地风波》引乡邻风波 构成网络侵权

25.10.2016  18:15

  福州晚报10月25日讯(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叶道伟 刘薇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传播正能量,也可能被人利用散播不实内容。近日,闽清法院调解了一起网络侵权案件,促使侵权人在网络上公开道歉并消除对被侵权人的影响。

  今年8月,林某及其家人来到闽清法院坂东法庭,起诉张某网络侵权。林某等四人诉称,张某捏造事实编写名为《夺地风波》的文章,内容诽谤侮辱林某及其家人,且于今年6月将该文章在政府机关等公共场所散播,并在网络上散播文章内容言论,网络点击量达到1万多次,转发500次以上,给林某及其家人名誉造成极坏的不良影响,致使林某及其家人的社会评价急剧下降,公信力及美誉度受到严重影响。林某及其家人事后找张某协商,要求其消除影响,但多次协商均无果,无奈之下选择到法院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找到张某询问具体情况,得知张某确实发表了名为《夺地风波》的文章。承办法官对张某阐明了相关的法律依据,他的行为确实构成网络侵权,要求他立即删除该文章并停止传播。张某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追悔莫及,表示愿意向林某及其家人赔礼道歉。

  10月11日,承办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对他们明理释法,希望协商解决问题。林某及其家人认为张某侵犯了名誉权,要求张某公开赔礼道歉,并在网络上发布道歉信,为他们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要求张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张某承认自己有不当之处,表示愿意赔礼道歉,但对赔偿金额有异议。

  承办法官分别与双方商谈,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本是邻里乡亲,张某还是林某少时就读学校的校长。为了双方免伤和气,尽快和解,承办法官积极劝导。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张某向林某及其家人赔礼道歉,并在网络上公开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林某及其家人1.2万元。调解当天,张某将1.2万元汇至林某的账户,林某及其家人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