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五大动向:减层级、重整合 试点工作加速
中新网 北京8月6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归纳为“四个一批”: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有专家指出,央企改革试点工作将加速铺开,重组将成为国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中心枢纽。
资料图。减层级
企业层级多等结构性问题突出 官方摸底清查
在肯定了近年来央企推进结构性调整与重组取得的积极成效后,《意见》指出了改革的“阻力”: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有的央企层级达到15级,层级越多,监管难度越大,信息层层丢失也让政策落不到实处,或者产生偏差。”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告诉 中新网 (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调研过的多家央企、国企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5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 要压缩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记者查询国资委网站发现,上半年已有部分央企被列入重点“压减”名单,并做出了压缩层级的调整。
国资委在2016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称,对中央企业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明确了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
“行政层级的存在是增加改革难度的关键因素”,高明华认为,“两个企业合并重组,同等级别人员大批并入同一部门,确实加大了监督管理的难度,甚至出现市场化招聘的职业经理人跟手下副职一个行政级别的情况,如何顺利开展工作?”
资料图。牟瑞仙 摄重整合
重组整合要实现“1+1>2”协同效应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组将成为国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中心枢纽。”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直言。
2015年来,南北车合并、五矿中冶重组、中纺并入中粮等央企整合重组的成功尝试,为更多企业间强强联合与专业化整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国资委表示, 5组10家央企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重组整合要慎防‘吃胖’,只有在弱势领域有选择性的退出,才能巩固壮大一批央企”,高明华告诉 中新网 记者,企业应通过产业链重组做专、做强,真正走在行业前沿就不愁做不大。
他坦言,虽然很多央企都挤进世界五百强的前列,营业收入与排名相近的美国企业差不多,而实际利润可能只是他们的三分之一,这与专业化程度偏低不无关系。
在高明华看来, 重组整合最好的方式并非“强强联合”,而是“大鱼吃小鱼”,优势企业整合在这一领域较为薄弱企业的同类资源,既扩大了规模,又避开了层级扩容的风险 ;相比之下,由于层级复杂、产业分散,强强联合的结果未必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3日参加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重组大会时也强调,重组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要想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关键在于深耕整合,催生“化学反应”。
中新网记者 李泊静 摄" src="http://www.chinanews.com/2016/0805/201685142939.jpg" title="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 李泊静 摄"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580px;"> 资料图。 中新网 记者 李泊静 摄搭平台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避免资源浪费
针对“创新发展一批”的内容,《意见》要求加快建设“三大平台”:调整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化经营平台。
根据规定,调整重组平台旨在优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科技创新平台要承担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国际化经营平台的目的是要增强中央企业联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大平台从功能上看分别扮演着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和接轨国际的角色。
高明华认为 平台建设很有必要,将大大节省企业成本,“企业既可利用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避免重复研发造成资源浪费 ;又可通过国际化经营平台有针对性的弥补法律法规的盲区,降低诉讼风险”。
近日, 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成立运行,旨在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这是继诚通集团、中国国新之后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公司。有专家预计,央企层面上,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作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陆续推出。
资料图。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去产能
清理退出一批 仍需调动多方积极性
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后,央企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效如何?
根据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央企“去产能”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5月底,中央企业粗钢产量、玻璃产量、电解铝产量分别同比下降5.9%、17%和24.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17.4和22.4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称,一些领域的“去产能”执行效果还不够理想。
“ 主要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不够高,政策条框让企业有点无所适从。 ”调研过多家央企的高明华对此颇有感触, 政府“搭好台子”,最终仍得让“企业唱戏”,给企业足够的操作空间,甚至可以建立“负面清单”来调动其积极性 。
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意见》提出,清理退出一批。要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大清理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力度 ,下大力气退出一批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资料图。刘新 摄保民生
“巩固加强一批” 保障国民福利
《意见》坚持推进央企改革的同时,特别在改革重点工作中添加了“巩固加强一批”,将“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央企”单独分类,以保障其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优势。
意见明确,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电网等自然垄断环节的管网,核电、重要公共技术平台、地质等基础数据采集利用领域,国防军工等特殊产业中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
而对 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水利水电航电枢纽等领域,粮、油、天然气等国家战略物资储备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其他生态环境保护、共用技术平台等领域,可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带动作用 。
在高明华看来,把公益性、稀缺资源等领域划入“保护圈”是合理的做法,因为这部分领域涉及国家安全与稳定,确实需要国家经营,民资很容易陷入盲目开发利用的逐利怪圈。
“在这类领域,相关部门‘管资本’的重点,就不是关注国有资本增值了多少,更是国民福利提高了多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