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但夫妻俩风雨同舟:三只手撑起一片天

11.11.2014  16:50

  妻子18岁那年,不小心被打麦机绞断手臂;5年前,丈夫遭遇车祸后施行开颅手术治疗,起死回生;如今,岳父、岳母年迈,需要他养老送终。夫妻俩风雨同舟,携手相伴,用勤劳的三只手撑起一片蓝天。大难不死的他,靠着精湛的剃头手艺勤劳苦干,让一大家子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堪称“人生不倒翁”,他就是南靖县靖城镇径里村计生户周金忠师傅。

  11月9日上午,笔者遇到了从田园耕作归来的周金忠师傅。一座漂亮的小平房,就是周金忠的家。周师傅将我们领进厅堂,泡茶招待,聊起他前半生坎坷的人生经历。

  今年54岁的周金忠,莆田人,他16岁时便师从理发匠林春福,行走各地,在他门下学得一手精湛的剃头手艺,漂泊到靖城镇径里村,后来师傅回老家,老实巴交的周金忠留在当地。1988年,村里刚满18岁的姑娘林瑞环在打麦作业时,不小心麦捆连手一起被卷入打麦机内,家人发现后迅速切断电源,将昏迷的她送医抢救,但她却因此失去一只手臂,成了“折翼的天使”。1991年8月,在亲人的撮合下,剃头匠周金忠与林瑞环结为秦晋之好,入赘林家。周金忠靠着精湛的剃头手艺撑起一个家,日子虽然清贫,倒也过得不亦乐乎。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2月18日傍晚,周金忠到相邻廍前村为人理发。在回家的路上,因前灯烧坏,他骑的摩托车不小心撞上水泥路边的电线杆,结果人仰马翻,身子弹了出去,头重重地摔在水泥道上,顿时昏厥过去,不省人事。送到医院后,医生说他脑中存在着大量的淤血,必须开颅手术,可家道清贫,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亏村干部及时募捐了1万多元,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经过一年的休养,他身体恢复相当好,很快又操起了剃头刀。

  周金忠师傅的剃头手艺堪称传统,刮脸、掏耳、洗头、剪发等,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每项活儿均要用上三遍,每剃一个头要花费半小时,比一般理发师长。虽然有固定的门面,他却坚持到周边村给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理发,因工夫好、服务态度好、收费廉价合理,受到村民一致好评。除了剃头,他还要种田栽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妻子林瑞环只有一只手、洗衣、擦身等活儿便全部落在了丈夫周金忠身上。周金忠既要剃头,又要种田,还要料理家务,每天精疲力尽,但一想起全家的吃喝全部靠他,他就咬紧牙关,奋力拼搏。望着丈夫忙忙碌碌的身影,妻子心疼不已。在夜深人静时,妻子用唯一的一只手帮丈夫捶捶背、揉揉肩,一股暖流刹那间涌上了丈夫的心头。

  天道酬勤,他通过几年的拼搏,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略有积蓄。去年春天,还盖起一座崭新的平房。这些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过着清苦而充实的生活;他们奋力拼搏的不屈精神,赢得左邻右舍的百般称赞。

  (闽南日报 蔡其标 陈楼忠 陈启祥)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