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名片”让科技文明穿透“时光隧道”
当互联网与太空相遇,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灵感与产业火花?正在举办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浙江乌镇又迎来了航天北斗应用中心的落户,千年古镇增添了一张新的“太空名片”。在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航天北斗应用中心,观众可以像在“天宫”空间实验室飞行、工作的航天员一样亲手操作“失重”的物理实验,可以“发射”小火箭、零距离接触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参观中国未来空间站,化身航天员“登陆”月球,加深对航天科学技术原理的感性认知。(10月22日新华网)
航天科技乘上互联网速度更能展示日新月异。航天北斗应用中心一层展厅以图文、影音、互动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回顾了航天科技发展历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并突出展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在这个直通乌镇时间理,人们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国互联网建设的新成就,更是中国航天事业在互联网推动下的辉煌成果。无论是该中心由天地应用、天地往返、天地互联、天地数通、天地融合、天地时空等产业板块以及航天科技体验,还需通过这张“太空名片”进行航天科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素养教育,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平台。
不可否认,航天科技教育也是一项爱国主义教育。回想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 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将这些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成果“直通乌镇”,更能帮助广大网民增强民族精神,增强爱国自豪感。
然而,无论是航天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航天科技创新发展,都需要互联网助阵。人们来到乌镇,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到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需要体验中华面在互联网建设中的喜人成就,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有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有互联网给予行业事业、航天文化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这样才能帮助更多人认识到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信仰。
因此,“太空名片”不仅让科技文明穿透“时光隧道”,更让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新思想形成共享,让更得人明白携手共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唯有共同努力,共同担当,才有利集聚全球智慧面对网络空间的安全挑战,高度契合加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共同需求,创造更多领域的代表性工程、技术和成果,不断断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实践样本,为人类文明书写新篇章。(福州文明办 胡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