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天津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双核心”地位
曾经,广东深圳创造了珠三角经济圈的“深圳速度”,上海浦东成就了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水道”,在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中国经济新一轮机遇已经出现,京津冀将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国家第三个区域经济增长极。
拥有多重优势的天津,正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与北京同样闪耀的经济发动机。而作为京津冀高新技术桥头堡的天津滨海高新区,从产业基础、交通优势上看,都将更多的承接北京高端产业的转移,位于核心枢纽的天津新中央商务区正在大浪潮中趁势崛起。
天津确立京津冀“双核心”地位
大时代正汹涌而来,唯有顺应时事者,方能直上顶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国家正面临经济增速换挡期,在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下继续前行,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急需要培育新的增长极。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应运而出。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就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高度,是作为推动未来中国下一步转型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高度来推进。
与过去京津冀发展以北京为中心不同,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以北京、天津两个城市为中心,从而构建“两核多点”的发展格局。天津市领导曾在采访中表示:“叠加优势、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合作共赢的关键。”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开始的合作偏“硬”,即强调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等方面的一体化先行,然后再推进机制、文化等“软”的一体化。
根据天津市规划,未来天津发展主要集中于五点:一是以中心商务区为载体加强与北京金融合作;二是依托未来科技城,打造京津科技合作带;三是提升京津冀大物流通道;四是打造京津冀制造业的合作平台;五是深化京津冀环境治理与文化旅游合作。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落实,无疑会给天津产业及置业带来热点。陈国强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置业还是工作,都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不要局限于过去的老北京,要以新北京眼光来看待京津冀的发展。
交通一体化促进城际融合
京津冀三地的融合,离不开交通枢纽的连接贯通,好比毛细血管运送新鲜血液一样,唯有畅通高速才能保证健康生命力。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任虹近期表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跨越行政区划的分割,沟通城际网和城市内交通网的融合。
目前,国家正在结合京津冀三省市的要求统一编制交通规划。在最近天津举行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上,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齐坐一堂,商议如何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打造区域交通“一张图”。
在北京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之后,天津通往北京与河北更加便捷。京津之间将形成3条高速主通道(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京台-京沪-津晋高速),同时各区县均将有高速公路直达北京。
另根据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通过高速公路,将实现中心城区1小时内到达北京,3小时内到达河北省主要城市,实现17条高速通道往来津冀。
相比京津两地与河北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对接难题,轨道交通在京津这两个大直辖市之间越发畅通,正处于京津冀核心枢纽位置的滨海高新区交通优势越发明显。
以高银地产在该区域打造的国际级大型都市产业综合体项目--“高银天下”为例,其距离天津南站仅约5-8分钟车程,乘坐高铁到北京中心区域不过35分钟的车程,拥有高效快捷的城际网路。
从天津市内来看,高银天下毗邻天津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8公里,2013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首家市区内城市候机楼也已在该区域开通。通过区域商业综合体的便捷位置,足以凸显天津滨海高新区重要的交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