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 谨防腰腿疼痛发威

10.09.2014  14:35

  进入秋天,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旧病复发,出现了扎堆就医的现象,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因腰腿疼痛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疼痛科主任周红刚提醒说,一旦患者腰部受凉受寒,很容易导致“腰突症”发作,因此,从秋季开始就需做好保暖工作。

   气温低易诱发“腰突症

  64岁的张先生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觉得腰部酸疼,刚开始以为是劳累所致,于是找地方进行了局部按摩,可感觉效果不明显。谁知这几天,张先生的腰及下肢开始麻痛起来,而且越来越严重,老伴带其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原来是“腰突症”所致。

  “秋季早晚已经凉意十足。在低温环境下,血运丰富的肌肉组织还勉强可以适应,而对于血运较差的关节来说则很难适应,因此出现腰腿痛症状的人就较多。”周红刚说,一般人腰部受凉了可能只会疼两天,但是对于“腰突症”患者来说,这样会影响腰部血液的循环,容易引起血管的痉挛,直接导致病情的加重。

  周红刚说,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充血、水肿,使椎间盘的压

  力增加,导致腰部疼痛、四肢麻木,甚至会导致“腰突症”,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就存在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加上气血不足、缺钙等因素,一到秋凉时节,轻者表现为腰部酸胀,容易闪腰,严重者下肢麻木或者酸痛,甚至影响患者走路和行动。

  “近日气温下降,像张先生这样因气温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周红刚说,秋冬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做到保暖,早晚加穿衣服,夜间加盖被子,避免劳累,可适当洗热水澡,或用热水烫脚,“很多患者刚开始感觉腰部不舒服时,大都不注意检查与治疗,并会自行用药或随意按摩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一旦觉得腰部不舒服,最好先到医院让专家进行诊断,然后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无效怎么办?

  患上“腰突症”后,腰部肌肉的锻炼尤其重要。周红刚说,锻炼可以增加腰肌血流量,调整和加强腰肌力量,进而稳定腰椎关节。

  “腰部功能锻炼的方法很多,如倒走、慢跑等都可以锻炼到腰部肌肉。同时,还可以常扭腰、睡前在床上做燕子飞运动。”周红刚说,对于久坐的办公室一族来说,每天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双肘要放平),以及向后仰腰、向上牵拉等。

  一旦确诊为“腰突症”,有针对性的治疗很关键。周红刚说,大多数患者只需要保守治疗即可,但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后,部分症状如腰腿疼痛,麻木发凉,酸困不适,力量减弱,大小便异常等无法缓解及腰椎间盘突出后反复发作者,就要考虑下一步治疗,“对于这类患者,一定要尽快治疗,而且治疗越早越好,否则会永久丧失神经功能,因为神经的损害是很难逆转的。

  既然保守治疗无法除根,下一步治疗的方法就只有传统开放式手术和微创介入了,该如何选择呢?

  周红刚介绍说,开放式手术主要是切除突出物以达到减压目的,但又可带来下腰椎的不稳定和创伤极大等问题,术后症状能减轻到什么程度也难以预料;传统的利用臭氧、射频、激光、胶原酶、旋切、等离子、钳夹等微创介入疗法,虽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痛苦小的优点,但仅适合于轻度包容性的椎间盘膨出;在DSA或CT定位下的超微创的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不但对神经根几乎没有损害,还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中、重度椎间盘突出以及椎间盘脱出、游离等,对于青少年、高龄、肥胖、多节段突出、手术后复发以及合并其他病史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较开放式手术更有优势。

  周红刚强调,下一步治疗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原则应是“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