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6岁少女离家2天后被发现死亡 警方已排除他杀
台海网7月7日讯 据海峡导报(微信)报道 令人心碎
福建漳州平和县
一名刚刚初中毕业的女生
疑跟家人争吵后离家
2天后,在河里被发现溺亡
现场留有拖鞋和电动车
警方已排除他杀……
据女生的母亲介绍女儿今年16岁
在平和六中就读
今年6月刚刚初中毕业
事发7月3日中午10时,可能女儿被老公骂了,就跑出去了。当时她在外面上班,并不知情。
当日上午11点半左右,她老公打电话跟她说,女儿跑出去了,让她打电话叫女儿回家吃饭,可她打电话给女儿,却一直没人接听。当日下午,她一直打电话找女儿。因事发前一晚,女儿曾说过要出去打工,她还以为女儿出去打工了,可问了同学才知道,她根本没去。
“后来发现女儿骑的电动车在村中小河边的水泥路上,女儿的鞋子也在河边草上。”当晚7点多,母亲报警,并向蓝天救援队、厦门曙光救援队等求助。7月3日晚,平和蓝天救援队就参与搜救。
据厦门曙光救援队
7月4日下午4时10分许
他们接到平和警方求助称:
7月3日上午,山格镇铜中村一名16岁少女疑跟家人争吵后离家出走。当日傍晚,家人在河边找到电动车及少女的拖鞋,一只在岸上,一只在河里,疑似投河自杀,当地多方力量联合搜寻无果。
接到求助后曙光救援队迅速集结
49名志愿队员、9辆救援车
携带船艇、声呐、潜水装备赶往现场
深夜冒雨搜救疑似落水人员
经各专业小组配合7月5日凌晨02:50
在河流下游3公里处发现该女生
可惜的是该女生已无生命迹象
目前,平和警方已排除他杀
面对悲伤的现实
逝者家属痛不欲生
“我的女儿永远地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人了。”女生的母亲悲痛地说。
可惜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
才刚念完初三
还有大把美好的年华在等着她……
逝者已矣,生者坚强类似的争吵事件和悲剧
发生多次
今天
让我们再来好好关注
家庭教育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还记得不久前
上海发生的那次
振聋发聩的事件吗?
4月17日的晚上,上海卢浦大桥,有辆车打着双闪停在车流中间,妈妈两次下车,但明显不是因为车子故障。
这时候,一个少年突然后后座打开车门,一边跑一边擦着眼泪,冲向桥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在后面紧紧追着,但只差一点点就抓住孩子的母亲,失控捶地痛哭。上海相关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跳桥者是一个17岁男生,系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视频中的女子系其母亲,跳桥前,该男生曾与其母亲发生口角。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上海某职业学校也向记者确认,4月17日晚,该校确有一名17岁男生跳桥身亡。
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
悲剧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倍感痛心
到底这几分钟内发生了什么?
能让一个 17 岁的少年无法自控
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孩子的人生按下了终止键
留下了无尽的痛苦……
揪心的是
随手查阅新闻报道
和父母有嫌隙而选择轻生的孩子
其实并不在少数
南通易家桥,一个 12 岁的女孩因不堪作业重负,写下遗书跳楼,所幸被救无大碍。
她的遗书中,控诉学习和作业的压力,也控诉着父母对弟弟的偏爱。
最醒目的,是四个大字‘我恨你们’。
3月12日,江苏一个9岁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玻璃,写下遗书跳楼自杀。‘nai nai ,我前天5把学校的 bo 里 zhuang sui le,我之到要 chen fa,suo 以我跳 lou 了’
孩子打碎了学校的玻璃,选择用跳楼的方式,来逃避家长的愤怒和惩罚。
一个 13 岁的男孩,因为寒假作业没有写完,心理压力太大,最后选择了跳楼自杀。
……悲剧时有发生
今天,希望透过此类事件
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见的
家庭教育问题
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多少中国父母,不会好好说话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句话被有些中国家长精准应用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中。
“你自己没问题人家为什么来招惹你”“你不打他他能打你吗”“人家主动挑衅你就不能直接走开吗”……
就像上面说到的请家长,很多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第一句话多是问孩子“你又给我闯了什么祸”,而不是“孩子你怎么了”。
而当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甚至是遭遇校园暴力后,一些家长也不会第一时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听孩子的心声。
有人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
初中时自己因为一点小事被请家长,他爸爸到学校后,先拳打脚踢对他“教育”了一番。等到老师回来时,他已经蹲坐在墙角瑟瑟发抖,脸上泪水混着灰尘,又不敢哭出声。
但其实,当时这位老师只是在作文中看出他缺乏关心,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才想着特意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好好沟通,希望家长平时能多关心一下孩子。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一直是很多家庭奉行的教育铁律。但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他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想要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呢?少有人关心。
多少中国孩子,会想到用死解决问题
那个17岁的孩子跳桥后,很多人不禁发问:这个孩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才有勇气想到一死?
其实,这个孩子未必能有多绝望。或许他只是想停止眼前某种令他难受的状态,而他能想到的解决途径,只有一死。
或许死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停止那么简单。
某个综艺节目曾播过这样一个画面: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没有打骂,但是一直在说这件事。
吃饭时在说,看电视时看到某个相似情节时也说,家里来亲戚了聊到孩子的问题时又在说。
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爆发了,哭着大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再说了?!
在孩子看来,他是做错了,他也认错了,承诺再也不会那样做了,但父母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耳边不断提起。他能想到的,可能就只有用死亡来停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多少家长倾注了所有心血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忘了去听一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是,父母就容易吗?
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为人父母,他们曾经也是孩子。
也许由于时代、年龄的原因,有的父母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孩子也没法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
但是,一个生命产生的过程既是艰辛也是美妙的,成为一家人并开心地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父母要多体谅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要多体谅父母。暴力和责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问题恶化甚至衍生出更大的悲剧。
但不管怎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可以超越生死。要知道,能成为一家人,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研发现,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过半有不同程度焦虑问题,经济、职业、学业是青年的三大压力源……
同时,《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中透露,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成为孩子自杀的内因,也是困扰青少年儿童的最大心理问题。
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学会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4、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
亲子之间的信任,正式建立在孩子犯错时,父母给到的反馈上。
孩子犯错的时候,能不能第一时间不要指责,而是先倾听?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能不能第一时间不要给冷脸,而是给一个拥抱?
孩子遇到坎儿的时候,能不能第一时间不要呵斥,而是帮孩子一起想办法?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包容和爱,是承认错误和勇敢改正的底气。
《奇葩说》高秋梓曾说过:‘不管开心不开心,我都会告诉我爸妈,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他们都会接住我。’
但愿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去面对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用良好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愿与每一位深爱孩子的父母们共勉。
导报记者 林晓琪
综合来源:厦门曙光救援队、丁香妈妈教育、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