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回应新建海上机场质疑:填海阶段手续完备

16.09.2014  21:37

大连9月16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内陆机场不少见,但是海上机场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濒海城市大连,因为先有的周水子机场已经超负荷运行,而大连能用于建机场的土地也非常有限,就将目光放在了海上。

在大连,目前,筹建海上机场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才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透露,5年后,一个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将展现在世界面前。预计今年,新机场填海主体工程将完工。

但随之而来的,是民众的质疑,有没有必要建海上机场?费用会不会太高?飞行安全有保障吗?还有声音称,大连填海是“未批先建”。就这些问题,大连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对此给出了回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海上机场建设如此得宠?大连机场建设项目负责人为我们道出了缘由:由于旅客吞吐量增长迅速,大连现有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已经超负荷运行,经过三期改造之后,运输能力也将在2016年左右达到饱和。大连能够用于建设机场的用地已经非常有限。

相关人士:大连周水子机场运量已经饱和,建新机场是迫在眉睫,而且在市内选不出任何地方,只能是填海了。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上机场是日本1975年建造的长崎海上机场。近40年间,先后又有美国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以及日本的关西机场等相继问世。尽管海上机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争议也从未停止过。特别是有专家提出,飞机的频繁起降会使海上跑道更容易出现裂纹,这将给飞行安全带来致命隐患。对此中国民航大学教授王维则认为:现在很多新的处理技术可以确保跑道的稳定性,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

王维:所谓的裂纹是土基处理没搞好,土基搞好的话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要是土基处理得当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王维说:只要选址得当,海上机场的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

王维:海上机场如果选址得当,气象适航,同时在土地处理方面采用比较好的处理措施的话,还是比较好。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机场的净空,现在城市周边会有很多建筑物,但是海上机场不会有这个问题。另外,现在机场建设用地还是较少,海上机场有很大的优势就是节约土地。这些都是发展海上机场比较独到的地方。

大连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白广源也表示:目前世界范围海上机场建设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被广泛采用。

白广源:从技术角度讲,填海造机场,已经不是什么创新。日本的关西机场、香港的机场都是填海造地形成的,大连怎么就不可以填?而且大连的海域,填海的地质条件要优于它们。

而对于海上机场“造价昂贵,维护更烧钱”的说法,白广源并不认同。

白广源:填海造地的成本我不知道从哪来的,简单一个常识,大家都能听明白,填海造地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填海的深度,该海域的平均水深是5米左右。按现在的工程造价,平均按所有的成本,包括拆迁动迁的成本,所有的补偿,所有的技术服务费,加到一起平均51万元一亩左右。虽然是填海,但并不是说它的造价就比陆地要高10倍,甚至20倍,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这么大项目有公开的批复,公开批复164.9亿元。

另外对于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大连新机场没有填海手续,立项也没有获批,填海工程从2012年3月20日开始,而2011年就已经开始填海施工。白广源也给予了正面回应。

白广源:2009年9月,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得到了大连市发改委的批准,完成了立项。2011年2月,填海通道工程用海手续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准,手续也是完备的。2010年8月,沈阳军区大连新机场天然工程也出具了用海的同意函。2012年10月23日,国家海洋局签发了关于大连临空产业园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的批复,包括工程用海的环评,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的各项手续全部完成。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实施的填海造地手续是完备的,不存在没有手续就开工建设的情况。一共分两个阶段,现在第一个阶段填海阶段所有的手续是完备的,机场的设计、机场的手续也在全面的启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