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口 大产业 大开放

25.12.2014  17:22

东南航运中心厦门港集装箱码头(资料图片)

  

  冬日暖阳下,走进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现场,只见有近百个足球场大小的煤炭堆场已基本成型。四周立着20米高的蓝色防风抑尘网,在海边蔚为壮观;1500多米的引堤、引桥直插湄洲湾,连接着横跨在海面上的码头作业区;4台大型橘红色卸船机并排耸立在码头前沿,面对湄洲湾航道伸展巨臂,准备“欢迎”来自全球的货轮。

  如今,在我省长3752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上,一大批这样气势磅礴的港口项目正加速推进——

  可门港,在建的1-3号泊位将具备靠泊2艘30万吨级散货船的能力。作为我省唯一的储电一体化项目,项目达产后货物吞吐量可超过2000万吨,对优化我省能源结构、保障全省及周边区域的煤炭供应意义重大;

  湄洲湾北岸罗屿作业区,8个深水泊位正紧张施工。其中,9-10号铁矿石接卸泊位均按40万吨级泊位标准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明年年底投用。届时,这里将成为我国上海港以南最大的铁矿石码头,辐射东南沿海及江西、湖南等省;

  ……

  我省港口岸线资源丰富,拥有陆域海岸线长居全国第二,港口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

  “加快港口建设是我省建设海洋强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的重要基础。”省港航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我省港口投资年均超过百亿元,位居全国11个沿海省份前列。

  今年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进一步提出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推进现有港口转型升级,建设面向世界、连接两岸三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现代化港口群。至2018年,我省将每年投入100亿元进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6亿吨、1700万标箱。

  大港口建设,带动产业大集聚,临港工业战略布局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主打大宗散货运输的罗源湾北岸,已吸引亿鑫钢铁、德胜钢铁、三金钢铁等钢铁巨头进驻,一座“百亿冶金城”正在崛起;在湄洲湾南岸和厦门古雷港区的“两液”核心港区,中化、炼化、翔鹭化纤等石化产业相继入驻,带动合成材料、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在漳州龙海、招商局开发区,汇聚以诺尔港机、泰华、豪氏威马等为代表的海洋装备产业集群,实现产值上百亿元……同时,储备中转、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等一批关联企业也开始在我省各大港口集聚,发展壮大。

  大港口建设,推动开放大格局,我省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航运枢纽。

  近年来,江西、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借闽出海”的货物逐年增长,年均增速达50%。“江西没有自己的炼油厂,而秀屿港邻近斗尾港中化炼油项目,在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支线贯通后,就可通过海铁联运推动闽赣两省产业对接。”中原港务工程部负责人表示。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2号客货滚装泊位和3号国际邮轮泊位均已具备靠泊条件,4、5号泊位正进行陆域的软基处理、堆场的回填处理。“码头建成后将成为海峡两岸‘三通’的综合枢纽和主要口岸,对两岸交流对接具有重大意义。”平潭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于锐星说。

  福建港口这艘发展“巨轮”,正风帆高扬,破浪前行。

  (记者:方炜杭 林侃/文  记者:林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