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道出福建农村三十年变迁
用真实数据说村变
1984年,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牵头在全国28个省市区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农村经济社会典型调查;在此基础上,1986年建立起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
农户原始数据9000多万个、村庄数据180多万个、50多项专题调查、200多万字调查报告……30年来,福建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为社会各界研究“三农”问题,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制胜法宝,而早在30年前,这些来自基层的数据,已经让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行走在“大数据”风口前。
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塘背村刚被列为固定观察点时,是个典型的农业村,“米篮子”是村里的唯一标签,村民的花销也多以填饱肚子为主。建点初期,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仅有279.3元;2015年,人均收入跃至8310元,翻了近30倍。
“以前,我的记账本上记的都是赊账。而到了1996年,‘赊账’这个词就彻底从记账本中消失了。”罗干华是塘背村的记账户之一,而在全省,像他这样的记账户有2000多户。
以调查争取发言权
1992年,塘背村观察点工作辅导员从统计报表中发现,该村出现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苗头。随即,辅导员撰写调查报告呈递至县级直管部门,为随后开展的全县农村劳动力外流调查提供了依据。
同样,在另一个观察点——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后坂村,也常以调查争取发言权。1993年农村普遍反映资金奇缺,漳州市领导运用后坂村的资料对1992年全村生产资金的投入情况、筹集渠道逐项逐条做了统计分析,发现在农民的资金投入中,农户自筹的占49.8%,金融部门贷款的占6.45%,群众性的资金互助占43.7%。于是漳州市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对农村的民间信用活动加以管理、引导和规范,以便更好地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投入扩大再生产。
智库让数据说话
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从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聘请10名经济学、社会学博士老师担任观察点调查工作指导员,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发展之路。
“要注重利用现有调查体系,运用技术手段,依托高校智库,研究出大数据背后的规律。”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王文烂教授是观察点调查工作指导员之一,在他看来政府应转变工作思路,加强智库建设,并将调查数据向智库开放,让有研究能力的学者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三农”决策服务。
此外,为让农村“大数据”更为亲民,让网友们便于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东南网乡村频道开设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说·三十年村变”专栏( http://fjxc.fjsen.com/node_163530.htm ),集中展示我省农村固定观察点风貌。欢迎登录东南网首页专题浏览。(东南网记者 郑晓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