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应对之策

19.08.2015  14:5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信息传递的速度、传达的范围与传播的效果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无法回避和拒绝的新环境,如何把握大数据,顺应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是亟需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的微型化

  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达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手机凭借其便携性好、自主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载体。

  2.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的精简化

  信息的高速流动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短小精练的“微言微语”变得更受青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需要契合这种社会信息化、时间碎片化的发展要求,传播内容变得更加简短、新颖、有重点。

  3.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的精准化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服务变革,即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把教育对象分成不同类型的群体,甚至是不同特征的个体,从而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矛盾与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个性化与精准化。

  4.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结构的扁平化

  随着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传递数量的极大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由逻辑清晰、管理严密、分工细致的科层结构过渡到以个人媒体为代表的扁平网络结构,每一个拥有传播载体的对象都是一个传播节点,每个人都在进行自己的二次传播,他们既是某些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另一些信息的接收者。

  二、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带来的问题

  一是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应具有收集数据,定量分析,在繁杂的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进行有效融合,仍然存在技术难点。

  二是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因此一些垃圾信息和西方的腐朽价值理念也有可能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使其行为放纵,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观念模糊。

  三是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对象所掌握的有效信息有时甚至比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多,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挑战,再加上传统“满堂灌”的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若是泛泛而谈,则很难对教育对象产生吸引力。

  四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急剧膨胀的速度超出了现有法律法规所能监控的范围,因此也产生了许多伦理性、法律性问题,大到国家层面的“棱镜门”,小至个体的“艳照门”以及被无辜地“人肉搜索”等事件。

  二、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的应对之策

  1、树立大数据教育理念

  一是树立敏锐的数据意识。要学习如何收集、分析和运用大数据,将大数据中的思想信息与教育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与大数据机构进行合作。只有树立合作意识,与相关专业技术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预见性,在海量的数据分析中发现潜在问题,做好对教育对象的事前引导和心理疏导。

  2、建设大数据人才队伍

  要建设一批强有力的专业素质过硬、懂技术的人才队伍,既要在良莠不齐的大数据海洋中,仍然保持清新的头脑,客观理性地审视国内、国际事务和教育对象的问题,又要让教育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吸收,真正利用好大数据载体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3、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除了与数据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还应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终端,有针对性地去收集教育对象的数据,并开发专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分析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进行即时性的防控、引导和教育。

  4、完善大数据法律规范

  一是在国家层面,尽快完善大数据收集、公布、传播和使用等法律法规。二是有关部门应成立大数据防控应急工作平台,加强对大数据部门的监管和防控。三是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不对网络中的垃圾信息以讹传讹,也不恣意制造谣言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