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返乡创业大学生团队:爱心接力,就是一本书的传递

01.03.2016  14:40

  “保护生态,再造故乡”,4位福建本土的返乡大学生组成了泓净团队,回到土楼故里南靖南坑镇创业。他们不仅组建合作社,带领家乡父老做安全农业推动茶产业升级,而且发出爱心倡议为家乡捐建一座公益乡村图书馆——

  

  团队小伙伴亲自做书架。

  

  图书馆里的书架已经放置好。

  2月26日,王静辉和团队成员通过微信公众号“泓净茶舍”发布了“南靖县高竹点农村公益图书馆”的众筹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出了真诚的呼吁:“让我们用真诚和爱心传出一份情、送出一本书、成就一个梦想。一起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孩子建立爱心图书馆。

  从2014年底创业正式起航,怀揣“保护生态,再造故乡”的信念,王静辉和其他3位福建本土大学生扎根土楼故里南靖南坑镇,组建合作社,带领家乡父老做安全农业,立志引领家乡茶产业转型升级。

   从源头开始

  为了一口安全好茶

  作为南坑人,毕业于莆田学院的王静辉热爱自己的故土。作为九龙江的源头,故乡的山水好,世代种茶为生,全镇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几万亩。

  “但是还是延续传统的销售方式,只能坐等采购商上门,还会遭遇采购商抱团压价的尴尬。”从小到大,看着父老乡亲辛苦劳作,王静辉对于传统的茶产业感同身受。“同等质量茶叶在价格上茶农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再加上前几年的市场氛围,因此出现了很多的乱象。

  自身的品牌没有建立,渠道没有打造,一味地追求数量。“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结果可想而知,陷入恶性循环。”王静辉觉得痛心。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中国,茶行业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王静辉和其他三位小伙伴陈淑丹、王淼晶、林煌决心为家乡做点事,“既有我的同学,也有故乡的发小”。2014年底,4人正式组建了泓净团队,把带领父老乡亲安全科学种茶制茶为己任,“我们相信再造故乡必须从生态出发”!

  “只有从源头把控住产品的品质并且将溯源体制做得足够透明,消费者才会买得放心,才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泓净团队努力改变茶叶种植的种种怪现状,“我们坚信,安全的农产品一定是田间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

  他们成立了泓净茶叶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安全生产的标准,与专业公司合作,主要利用绿色防控技术来种植茶叶,同时泓净茶舍的微信、微博平台也运营起来了。

  “目前在南坑最集中的金竹、高港、葛竹三个村,我们承包了超过3000亩的茶山,带领81位茶农一起试验。”王静辉坦承,“我们想树立一个样板,为他们树立信心,告诉父老乡亲种出安全好茶才是提高收入的根本。

  在一年多的创业实践中,泓净团队做过很多努力,除了把好源头,推广家乡好茶更是肩上的重任。除了网络营销,他们还在北京策划执行了一次茶山众筹活动,“当场认购量就超过了100万,算是踏出了南坑订单式生产的第一步”。

   从阅读开始

  为思想信念的转变

  每年4次茶叶采摘,120天左右的生产旺季,南坑的农闲时期漫长而又无聊。“除了部分人会出外打零工,很多茶农会无所事事,甚至会赌博,因此引发挺多社会问题。”深感农村休闲文娱生活匮乏的现状,王静辉挺焦虑。

  “考察过许多故乡的茶园,跟许多茶农打过交道,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制茶时过度依赖经验,不注重学习。与此同时,山区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的改变与发展关键在于村民思维意识的改变,而教育是实现这种改变的最佳途径!”王静辉觉得一切得从阅读开始。

  今年春节过后,他们将一套交通便利、幽静宽敞的闲置瓦房租下来,希望打造一个乡村图书馆。“房子正好在金竹和葛竹两个自然村之间,不会身处村落的喧闹中,又离村落不远,高港、葛竹、金竹三个村的孩子们可以随时来看书,茶农们也可以在闲时‘充充电’。

  承担了租房的费用,也定制好了书架。但是书源却成了问题。“作为初创团队,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想到向外求援,希望为图书馆募集图书或者购书款。”让王静辉高兴的是,随着倡议书在微信朋友圈的扩散,不仅是点击量的攀升,还有实际的爱心举动。

  爱心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神圣的责任。“也许捐赠的数量有限,也许每个人表达爱心的方式不同,但是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有你我踊跃参与和努力,一定能带给茶农和孩子们无限的欢乐。”王静辉感谢所有的支持。

  关于茶产业,关于图书馆,泓净团队在努力。3月下旬,他们还会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在南坑发起栀子花节,吸引更多外界的目光投向南坑。

   记者手记>>>

  故乡的山水让人难以割舍,泓净团队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们喊出了“保护生态,再造乡土”的美好愿望,而且身体力行。从以安全种茶引领实体经济的茶产业升级,从营销策划推广家乡好茶的“知本”投入,再到立足改变思想意识的图书馆捐建。我们看到的是从外力到内力的逐步延伸,从表里到内在的全面改造。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再造故乡,长路漫漫。我们应当为这群执着的年轻人加油鼓劲,让我们凝聚爱心,一起为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建立爱心图书馆;让我们用举手之劳为山区的茶农和孩子打开一扇求知的窗户。

   相关链接>>>

  图书捐赠要求:

  1.所捐赠书籍内容要求要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2.图书类型可以是茶学知识、科普书籍、历史故事、名著、漫画、书刊、农业书籍等;

  3.所捐赠书籍要完好、干净、整洁。

  书籍请寄到以下地址: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万达中央华城A区1号楼2单元2805

  接收人:陈淑丹

  电话:13276061909

  若愿意捐赠资金,可联系负责人王静辉(电话:13505977063)。负责人收到资金后将根据村民需要购买相关书籍,所筹资金保证全部用于购买图书,事后出示发票。(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