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动态〗中国社保大奖的“含金量”——专访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秘书长汉斯·霍斯特·康克乐伍斯基

19.11.2016  05:05

  11月17日,中国政府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这个奖项“含金量”如何?在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期间,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秘书长汉斯·霍斯特·康克乐伍斯基先生来解读。 

  记者:“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是对某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出的非凡承诺和杰出成就的世界性认可。这个奖项的评审,要考量哪些因素?是否有硬性标准?需经哪些程序? 

  康克乐伍斯基:  成立于1927年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系社会保障领域领军国际组织,通过推动作为其成员的来自155个国家的320个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知识交流和能力建设而促进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发展。ISSA秉承以下理念: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至关重要,具有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更加公平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杰出成就奖是为了表彰在ISSA“充满活力的社会保障”这一目标下,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决心和成就。 

  此奖开设于2013年,在世界社保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专业人士最重要的聚会——每三年一次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全球大会上颁发。中国政府是第二个被授予该奖的国家,2013年巴西政府因博尔萨家庭项目获奖。 

  获奖人是由ISSA秘书处的专家研究提出建议,由选举出的ISSA委员会决定的。委员会包括ISSA主席、ISSA财务方面的负责人和ISSA秘书长。 

  评估一国社保项目、提出获奖人建议,并最终决定获奖人基于以下主要原则: 

  1.该项目属ISSA章程第一条规定的社保项目范畴。 

  2.该国政府对此项目显示了强有力而持久的政治决心。 

  3.该项目效果具有示范性且管理有效。 

  4.该项目对该国人民产生了积极效果,如果能包括保护和预防(积极介入)两方面的因素就更为理想。 

  5.该项目包括其他国家可借鉴的因素。 

  记者:此次评审结论是在对多国的社会保障成就评估后得出的,并评价中国“在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较之其他国家,您认为,中国社保“”在哪里?社保管理的创新性有哪些体现? 

  康克乐伍斯基:  通过强有力和持久的政治决心、不断增加的资源投入和重要的管理创新,中国在过去十年实现了前所未见的社保覆盖面扩大。以我们掌握的数据,2008年至2015年,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开支年均增长20%,公共支出从2008年占GDP的6.57%增长到2013年占GDP的10.04%。养老覆盖面从2010年的3.59亿人扩大到2015年的8.58亿人,年均增长率为27.7%。医保覆盖面从2005年的3.18亿人扩大到2014年底的13.3亿人,占总人口的97%。 

  这一覆盖面的扩大是通过实施以社会保险项目为主、以非缴费项目和储蓄相互协调为补充来实现的,这符合ISSA社会保障的发展理念,我们认为是正确的路径。 

  我们还注意到,中国近期推动的社保改革,如城乡整合、提高退休年龄等,是在开启中国社保发展的新阶段,一以贯之的体现了持续的政治意志,其目的在于保证社保可持续并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这也是ISSA积极倡导的社会保障发展方向。 

  中国社保扩大的幅度和速度是别国不可比的。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口条件下,这种进展只有通过社保机构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包括推广社保卡)、以及推动全民参保计划等管理创新才能实现。 

  记者: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的奖项将进一步鼓励全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并学习中国经验,以惠及本国人民。您认为,中国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 

  康克乐伍斯基:实际上,当我们谈论扩面工作时,如果不算中国,全世界社保覆盖面只有50%,算上中国就达到61%,所以中国对世界社会保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其他国家也做出表率。我们认为,中国在通过政策、管理能力和资源协调一致,从而推动社保覆盖大量人口和地域方面,提供了一个当代可操作性的样本。这一经验对于正在升级和扩展其社保体系的国家,将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记者:当前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您认为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可以助力经济复苏? 

  康克乐伍斯基:近期ISSA的研究确认了社保体系对社会和经济的长期、重要的积极效果。社会保障可以实现再分配、减少贫困、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并扩大总需求;同时,它还是必要和有效的减震器,以减少经济冲击带来的动荡和不安。如果设计得体并建立在可持续的财务模式之上,社保体系就能够改变生活和塑造社会,正如此次全球社保大会所期待的那样。(张春红)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