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1.07.2017  10:21

   八闽大地新风劲起 美丽乡村宜居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求富求知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抓住核心价值引领 树立文明和谐新乡风

  五年来,福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公益广告加强宣传普及,利用各种农村文化活动浸润熏陶,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纳入乡规民约规范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弘扬践行。

  在宣传教育上,我省力求多层次、广覆盖。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省属主要媒体、全国文明城市和地级提名城市主要媒体全年共刊播公益广告报纸类作品1800余版,广播类作品超17万分钟,电视类作品超20万分钟。此外,还广泛运用宣传橱窗、文化墙、农村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生动事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热情和干劲。同时,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如晋江市结合闽南四句、群口快板答嘴鼓等民间口头文学易于传唱的特点,编辑闽南四句《做人诚信头一条》群口快板,随“三下乡”、文明新风演出,走进农村,走入农家,引导农民晓善恶,辨是非。

  在引导实践上,我省力求贴近生活、融入社会。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农民群众见贤思齐的榜样。莆田市最美农民刘坤泳,富不忘本,坚持手把手传授种果技术,常态化办起“夜校”,并对一些特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用爱乡、友善之心,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整合城乡和体制内外的志愿服务资源,扶持农村志愿服务组织,“邻里守望·情暖八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星火燎原,在首届福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扶贫开发等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获奖项目约占1/5。福州市积极探索“两工”联动的“一站式”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为基础的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等专业性机构深入农村,着力推广“社工带义工”的服务模式。

  在成效成果上,我省力求树家风、扬民风。家庭是社会肌体茁壮成长的细胞,我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家庭创建,在细微之处凸显家国情怀,先后涌现了兰华雄家庭等8户全国文明家庭、毛娟文家庭等17.6万户福建省“最美家庭”,通过示范带动,弘扬了清廉家风、淳厚家风、书香家风的八闽好家风。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推行“红白喜事不奢办”等“八不”行为规范,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准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主旋律、传播新风尚。莆田市、晋江市在全国移风易俗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文明办的肯定。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5年,刘奇葆同志提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明确了把人居环境美起来作为建设目标之一。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生态省战略思想,注重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用一个个美丽乡村,绘就了“清新福建”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用长效机制来推动常态创建。出台《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乡村旅游“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不仅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五年规划,还对各地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开展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特色村创建工作进行了指导,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集镇和旅游特色村。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机制,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5、2016年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每年约60亿元。各级资金的投入,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了农村品位。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县、乡两级污水垃圾清运、入村道路和主要河道保洁养护岗位职责,明确管理维护区域,引导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督促各地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治理村民理事会,形成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模式。

  坚持用环境整治来优化农村秩序。南平市在“美丽南平、宜居环境”动员大会后,仅松溪县就拆除整治了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在整治环境的同时,南平市还着重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实施万人保洁的“百千万”工程,将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导入乡村,全市97%的行政村建立卫生保洁长效常态机制,“万人保洁机制”在全省推广。三明市所有乡镇和95%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模式得到推广普及。

  坚持用文明村镇来示范引领。加大人居环境在各级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的占比,促进村镇按规划布局合理建设,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街道亮化工程;着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有效守护绿水青山。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文明村镇5244个,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带动的作用。

  2014年以来,全省整治3700多个村庄,共培育出150多个不同类型的可学习借鉴、复制推广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如田园风光型的长汀县南坑村、永春县姜莲村等;传统特色型的尤溪县桂峰村、平潭县白沙村等;乡村旅游型的长泰县山重村、永泰县芋坑村等;环境整洁型的海沧区西山村、古田县溪岚村等;改善提升型的顺昌县口前村、南靖县坑尾村等;新村建设型的城厢区涧口村、新罗区黄地村等。

   突出为民利民惠民 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省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靠农民参与、让农民满意,真正让创建活动成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成为群众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特别是在保障农民接受培训和享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加大砝码,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乡村建设主体。从2013年开始,我省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逐渐从试点市、县推广到70个主要农业县,同时,启动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安排3000万元,补助1.2万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到农业大中专院校进行学历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每年安排200万元,培训农民90万人次以上。出台《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扶持办法》,截至2016年,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9970名,极大地壮大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省着力在软环境上进行帮扶培育,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变化、享受到了成果。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参与创造文化的主人公,特别是在“我们的节日”期间,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与农民共办文化活动,共享文化盛宴。厦门市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和培育对象全部与农村签订文明新风共倡、文化活动共办等六个方面的共建协议书,实现150个村全覆盖。着力弘扬“红色土地、红军故乡、红旗不倒”的“三红”精神,龙岩市扎根基层的160多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修养。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守住了村落空间形态的“筋骨肉”,将传统“DNA”传承给子孙后代,经过调研、考核,确定了 “五古丰登”活动示范点20个。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90个,文化馆97个,博物馆119个,乡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1125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文化服务点(含农家书屋)13918个,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队近千个,激情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点2000多处,相对固定的群众文化队伍2万多支,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福建日报)

   评论:抓紧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福州:打造美丽乡村 提升乡风文明

   厦门:坚持城乡共建 建设美丽乡村

   漳州:古韵乡愁孕育文明乡风

   三明:山乡尽吹文明风  

   莆田:深化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

   南平:“万人保洁”引领乡村美丽“嬗变”

   龙岩: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提振农村精气神

   宁德:志愿服务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平潭:融合两岸特色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