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南洋首富沉浮记 黄宗孝,劫波渡尽留盛名
黄仲涵逝世后,建源贸易有限公司即由黄宗宣(25岁)和黄忠孝(19岁)两人主持经营。他们首先采取措施,在世界各国进一步建立分支机构,扩大国际贸易。1925年、1926年先后在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创办了分公司,把过去由伦敦分公司向印度间接经营的糖业改由这些分公司直接经营。建源公司以这两地为据点,进一步把它的贸易扩展至科伦坡、卡拉奇等地。1928年在卡拉奇又设立一家分公司,作为向伊朗、阿富汗、旁遮普、俾路支士坦及印度西南等地进行贸易的重要集散中心。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糖业一度萧条,建源公司将其贸易扩大至其他领域,先后经营皮革、橡胶及电影业,并从西方直接输入棉布、消费品及肥料等等。又先后在中国的上海、厦门、广州、天津以及香港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1930年还从印度孟买、卡拉奇出口羊毛、棉花;1931年从加尔各答出口麻袋,但是,这一年由于一直亏损,黄宗宣对经营丧失信心,以健康不佳为由把他的股份让给其他兄弟,退出建源公司。这个异常行为给建源公司不小打击。黄宗孝继任总经理,重振建源公司,1932年在泰国曼谷、1948年在美国纽约、缅甸仰光开设分公司,经营随之好转;他大力发展橡胶业,获利甚丰,赢得“印尼橡胶大王”称号。1950年,黄宗孝在巴西等地开设了分公司,这些分支机构的建立及经营范围的扩大,使建源贸易公司得以继续发展。
1942年,日寇占领了印尼及东南亚各地,建源公司的事业再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元气大伤,日本投降后,建源公司在黄宗孝领导下重新恢复发展。
这个时期,印度尼西亚已获得独立。由于政治原因,建源公司的大米进口特许证一度被印尼政府吊销。为了适应局势的变化,黄宗孝准备改组建源公司,以便与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共同合作经营,但是正当他积极筹备策划时,1950年1月21日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终年45岁。
黄宗孝的去世,是黄氏家族和建源公司的又一重大损失。建源集团犹如风雨飘摇中近乎散架的老船,实在不堪江涛海浪的颠簸了。1961年7月,在排华大浪中,当局没收了建源集团的所有产业,盛极一时的建源公司从此在印尼销声匿迹,但在前后近100年的时间里,黄志信家族三代人在海外的艰苦拼搏,对居住地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华侨史上熠熠生辉。(完)(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