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执法”变为“一专多能”
杜美丽张晓 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道难题:管得松了,市民怨声载道;管得严了,执法队员又疲于奔命。如何提升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开展了一场以职能整合为核心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出一条城市管理新路径。 一支队伍管全部 权责交叉不清、多头执法、推诿扯皮,这是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中的痼疾。就拿海岸带保护为例,以前,国土和海监部门对海岸带的监管以高潮线为执法边界,潮汐一变化,就会发生两个部门执法边界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而对于海岸带违法建筑的查处、污染撒漏的排查,城管、国土、交通等部门又存在执法重叠,一摊事情好几家管的结果是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岛区将城市管理、国土资源、文化市场、海洋渔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六大领域全部或部分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组建起一支“一专多能”的行政执法队伍。同时,为了保证属地化管理和专业性执法合一,黄岛区将27个街镇划分为5个片区,由五个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常驻监管,“一支队伍管全部”。 经过职能改革,不清的权责分明了、扯皮的问题解决了,执法办案效率有了大幅提升。“原来文化执法大队20多个人要管黄岛全区,整天全员出动东奔西跑,能解决的问题也有限。现在,执法任务交给全员承担,每个人都有负责区域,执法覆盖面扩大了,盲区、死角变少了,执法成本大幅降低。”原文化执法大队大队长、现在综合执法一大队副大队长王宝彦说,“以前还能推一推,现在推不了了,出了问题,都是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责任。” 一个平台管全程 “我们小区有个违章建筑已经建了很长时间了,你们管不管?”前不久,市民马先生来到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长江路中队反映问题。“管!”接待员王永敏随即将马先生反映的问题录入到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信息平台中。没多久,执法人员就前去调查了。 “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经录入信息平台,系统会对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并分配给负责的中队进行处置。系统上有‘红、黄、绿’亮灯监督系统,分别代表问题没有办理完、正在办理中和已经完成,方便后台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反馈和核实。”王永敏说。 “可别小看了这个系统,它整合的资源和能实现的功能可多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波介绍说,这个平台采集了全区100多万条人口信息、5800多条企业信息,还连接着900多路视频监控资源,形成了一个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与全区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部门以及黄岛1549个社会治理网格的实时联动。再加上执法办案智能管理软件、移动执法终端等,我们不仅可以监管案件处置情况,还可以动态管理和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巡查路线、巡查频率等。” 高科技带来高效率,据王波介绍,像违法停车、占路经营等类型的多发性违法行为,整个查办过程完全可以压缩在1分钟内完成。 一份标准管全员 “黄岛区综合执法局目前有804名干部职工,我们通过‘身份封存、全员聘用、绩效考核、以岗定薪’的改革,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执法人员的素质与体制机制改革相适应。”王波说。 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试点开展了“全员职员化”的管理模式,打破身份界限、职级界限、资历界限,建立了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增能减的人才管理机制。同时,逐步完成了执法程序、法律文书、管理机制、服装装备等核心基础工作的统一。 “‘以块为主’的片区综合管理模式固然能够提升执法效率,但也要兼顾专业性。”王波说,综合执法局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和行业要求,科学配置了执法力量。比如在交通繁忙地段的执法中队,就安排更多原来属于交通执法大队的队员。或者针对某些专项活动,从各综合执法大队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专项执法大队。 “由于没有授权,我们还没有综合执法主体资格,这些问题影响了综合执法效能的发挥。”王波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供指引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