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野生动物园搬家2年多 800多只动物熬过生死考验
还记得2016年5月,和大家依依惜别的海沧野生动物园吗?搬迁到翔安已经两年多,那些野生动物都还好吗?近日,有消息称搬到翔安的野生动物园即将开园,这是真的吗?导报记者为此走访了位于翔安区的厦门中非世野野生动物园。
搬家两年多,800多头(只)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并且建成了厦门皇族“麋鹿苑”,里面俨然一个奇幻的动物世界。至于何时正式对外开放,动物园负责人表示,预计还要等到2019年春节。
游人稀少 动物们都很安静
从厦门市中心出发,经翔安隧道,大约35分钟车程。偌大的野生动物园,却因为一路上没有明显的标识,只能靠导航来定位。
动物园位于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东烧尾自然村狮头山,天空飘着细雨,游人罕至,动物们也很安静。
两只丹顶鹤,优雅地踱着步子,一旁的水池里,一群黑天鹅游来游去,岸边还有一群群的鸭子、贵妃鸡、火鸡等禽类跑来跑去,倒也怡然自得。
在草食动物区,一群梅花鹿正低头觅食,正是芒果成熟的季节,园区里大量种植的芒果树硕果累累,在一阵雨后纷纷掉落,成为动物们低头就能吃到的饭后水果。
还有金丝猴、象龟、白虎、狮子、棕熊……这些都是以前海沧野生动物园的老住户,也是厦门市民的老朋友。2016年夏天,它们从海沧搬到了翔安的“新家”。
生死考验 有的中暑有的绝食
那次搬家,对野生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而言,是一场生死考验。
2016年,海沧野生动物园搬迁,园内70多种共千余头(只)的禽类、食草类、猛兽等动物需要搬家。此前,动物园新址已经选定了翔安这个地点,动物园负责人周玉威回忆,从海沧搬到翔安的时候,正值夏天,动物的应激反应十分严重,有的中暑有的绝食,甚至有不少动物死亡,其中袋鼠“全军覆没”。“骆驼、驼羊以及灵长类动物的应激反应是最严重的,老虎因为打了麻醉,反应小一点。”周玉威回忆,为了缓解动物的应激反应,当时天天给它们喝红糖水,但还是死了不少动物。“还有两只梅花鹿在搬家过程中逃跑了,最后有人在泉州南安发现了它们,给我们拍回来照片,但是我们没有找到它们。”
繁殖更好 环境改善心情好
因为刚下过一阵暴雨,环尾狐猴们暂时被关进了笼子,只见一只母环尾狐猴高高地翘起美丽的环尾,好像一面黑白条纹组成的旗子,背上还背着一只小环尾狐猴,十分有爱。
安家翔安后,动物园又陆续引进了一些新的动物,环尾狐猴就是其中之一。此外,呆萌可爱的小浣熊、聪明狡黠的狐狸也是新引进的动物。接下来随着园区的建设,将会引进长颈鹿、斑马、角马、狮子等较大型的动物。
和海沧野生动物园相比,这里园区面积更大,生态环境更好,动物不用被关在笼子里。周玉威说,她明显能感觉到动物们心情更好,也繁殖得更好了。
厦门皇族 国内第三大麋鹿基地
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这古代《诗经》描写的场景,在厦门中非世野野生动物园里就能看到。
麋鹿又称四不像,中国从春秋战国至清代,对麋鹿的记述就不绝于书。麋鹿的广为人知是因为《封神演义》这部中国古典著作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四不像。
目前这里一共有40只麋鹿,周玉威说,2016年下半年,动物园将河南原阳麋鹿繁育基地的30余头麋鹿全部迁入园区,建成了厦门皇族“麋鹿苑”。目前,这里也成为国内第三大麋鹿驯养基地。
亚洲最大 鳄鱼王在这里安家
重达1250公斤、长约6米,这样的超级大鳄鱼,想起来会不会有点怕怕的?
在中非世野野生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名为“小河”的超级大鳄鱼,原先是台湾台南“麻豆鳄鱼王生态农场”的镇园之宝,号称“台湾鳄鱼王”,已经37岁,全亚洲最大。去年年底,它来到厦门安家。
据了解,“小河”在鳄鱼中属河口鳄品种,河口鳄又名湾鳄、食人鳄,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爬行动物,这种鳄鱼野生的可以活到80多岁,人工照料下,寿命可以超过100岁。
周玉威说,食人鳄本是性情凶猛,然而,经过长期人工饲养驯化,“小河”温柔得令人难以置信,平时,饲养员会给它搓澡、刷牙,游客还可以跟它合影。“小河”食量也很大,冬眠期一天要吃二三十斤肉,夏天则吃五六十斤肉。
两万余元 这是动物一天伙食费
说到吃的,据悉,目前野生动物园里一共有40多种、800多头(只)动物,每天动物的伙食费就要两万余元。
据周玉威介绍,按照规划,厦门中非世野野生动物园将建成日间和夜间两个动物园,其中日间动物园占地1100多亩,目前一期占地面积650亩,预计投资3亿元,现在已投入了7000多万元。动物园搬到翔安以后,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做围栏笼舍,每天都在种树绿化,而且山上属于风化沙石土质,严重缺水。目前动物园的规划蓝图里,还有很多没有建成。
“猛兽表演场、十二生肖路现在正在建设,接下来还要建科普馆、动物餐厅、入口广场和售票大厅,园区道路也将硬化。”周玉威对未来信心满满,她说,目前动物园开放了体验游,预计在2019年春节可以对外正式营业。
“未来将引进很多动物,都散放展出,游人可以跟动物们近距离接触。”
导报记者 沈华铃 范希平/文 吴晓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