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多举措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高考保障也是一场大考
高考大幕即将拉开,面对今年疫情防控、高温酷暑等特殊形势,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高考保障也是一场大考
7日,2020年高考就要拉开大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高考给考生、家长、学校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给考生们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福建省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无名英雄”们各司其职、默默付出,为平安高考助力。
“我们忍一忍,高考就有了保障”
“班长,你脑袋怎么跟洗衣间滚筒似的,还会往外甩水?”6月27日,36摄氏度的高温下,穿着长袖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熊超凡转过头和搭档说话时,搭档笑着说道。
熊超凡是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高压业扩班班长。保障全市1575个中高考考场用电安全,是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的任务。为此,该公司市县一体化制定考点保供电专项工作方案,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分级分层同步推进输配电设备的增容改造。
熊超凡与他的专项工作组,白天现场勘察,晚上忙着设计、修改调整供电方案,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在高强度的连轴作业以及6月以来的高温酷暑影响下,尽管公司备足了各项防暑降温用品,熊超凡还是两次轻微中暑。
“缓一缓就好了。我是党员,总不能因为一点不舒服就影响工作进度。再说,我们忍一忍,孩子们高考就有了保障。”熊超凡说。在服用藿香正气水、冰敷物理降温后,他又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保电工程中。
“为了尽量减少增容改造工程对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造成影响,半个多月来,我们早出晚归与时间赛跑,顶着烈日在杆上作业,在潮湿闷热的电缆竖井中满头大汗地工作,一天换掉三套衣服是常事。”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下属亿源电力工程公司配网工程部主任李斯彬说。
于酷暑中抢进度。6月29日,三明全市14个高考考点596个高考考场的保供电项目完成。届时,三明市的1.6万名高考考生将在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中安心应考。
“多吃点,考试考好点啊”
“我们防护得越好,孩子们的食物就越安全。”1日,晋江一中食堂厨师唐航穿着工作服,戴着厨师帽和口罩,在七八十摄氏度的炉火边烹饪食物。
自高三复学后,晋江一中高三住宿生实行全封闭管理,600多名高三学生的一日四餐(包括夜宵)就包在了唐航等几位厨师身上。
因为要准备早餐,食堂的工作人员凌晨四五点就忙开了。在后厨忙碌的唐航一个多小时没出厨房的门,早晨六点,他匆匆忙忙跑去外面猛喝几口水后,又赶紧钻进后厨继续熬粥。
另一位后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制作面点、配菜、切菜、装盘等工作。厨房的蒸馒头、熬粥的热气弥漫开后,他身上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透,背部、肩膀的衣服紧贴在身上。
到了上午11点,打菜师傅老余抱着一屉屉的热菜放在保温架上。他的脸被厨房烟火熏得通红,只要打菜的师生们陆续出现,他的红脸上就开始露出笑容。有学生跟老余打招呼时,老余总是笑眯眯地嘱咐:“多吃点,考试考好点啊!”
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鸭肉粥、面线糊、五香面、营养炖罐……仅是夜宵每周都不重样,这让晋江一中食堂成为网友口中“别人家的食堂”。
食堂里,饭菜要美味,环境更要安全。疫情防控期间,几乎所有后勤员工都集中居住,每天设立晨晚检记录台账。台账的内容非常详细,员工的工作服、佩戴的首饰,甚至指甲的长短、干净程度等情况都要填写。
“所有的服务都是为了给高三学生提供一个温馨、放松、安全的环境。”分管后勤的晋江一中副校长陈福元告诉记者,高考期间,学校仍将安排高三学子在学校食堂用餐,并采取单人单桌定位的用餐方式,提高用餐效率,确保用餐安全。
“后方勤劳点,考生在前方就安心些”
望着放学的高三学生,守在福州格致中学门口的学校总务处老师薛华长舒一口气——又是安全圆满的一天。
每年高考前,薛华和同事都要提前做许多准备:试电铃、布置考室、调设网络监控……
而今年,电路改造、校园消杀、防疫保障、防暑降温——新增的工作内容密密麻麻,整整打印出十几张表格。“学校靠山近,蚊虫比较多,高考前,校园要进行一次防蚊消杀。”薛华说。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学校后勤人员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校园的清洁尽职尽责。此外,每天傍晚学生放学后,后勤人员都要对所有班级进行消杀,并做好消杀记录。
包括消杀在内的许多专业知识都需要培训,学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工作,下班时间则用来密集学习。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变成了多面手。
“以往高考前几天,家人就默认我会‘消失’——晚上回去他们已经睡了,早上起来他们还没起。而今年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这种工作节奏了。”从事了十几年后勤服务工作的薛华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所有后勤人员都忙到深夜十一二点。
6月28日,虽是周末,但学校后勤所有人员都到岗。当天,在学校楼顶,记者见到了薛华,他正带领后勤工作人员安装喷洒系统。高考期间气温较高,为保证考生安心考试,学校要求考场楼顶安装喷洒系统,进行物理降温。“高考是大事,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特别是今年的高考叠加疫情和高温等因素,我们更要全力以赴。我们在后方勤劳点,考生在前方就安心些。”薛华说。(记者 谢婷 罗小春)
【责任编辑:曾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