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闻网2014.10.27:外语普及了,文学翻译为何没有大发展
“当下那么多人在学外语,为什么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译著?我国当下还能出现像林纾这样的翻译大家吗?”这是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译林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李景端在日前举行的林纾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其代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蜚声中外文坛。他还将外国180多部长、短篇小说翻译成中文,为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文学的窗口,成为举世公认的“译界之王”。除译作外,林纾还著有大量的小说、诗、词、曲、传记、画论,留下了千幅画卷。
“林纾的学术成就毋庸置疑,但我今天想抛开这个谈谈研究林纾在当下的意义。”李景端指出,前段时间国家版权局制定了新的文字作品报酬办法,其中原创作品每千字的稿酬是 80~300元,而翻译的稿酬标准只有 50~200元。“这说明在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中,翻译依然是处于附属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有些人所说的“只要会外语,就能搞翻译”的观点,李景端并不认同。在他看来,文学翻译不同于一般翻译。“林纾并不懂外语,他翻译作品的方式是靠和他人合作,由他人口译之后自己笔述的,可见他文学修养之深厚,其专注、认真和刻苦的精神让人敬仰。”他认为,“翻译是属于再创作,需要文学底蕴、理论基础、艺术灵感的结合。但其稿酬却远不及原创作品,这显然不合理。”
据李景端介绍,过去翻译一本书的稿费可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但现在恐怕连一平方米都买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译者,特别是年轻人从事文学翻译的积极性。”
专程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副教授庄柔玉对此也深感忧虑。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学生对于翻译中的同声传译很有兴趣,但对文学翻译就不甚青睐。“同声传译的市场行情是按分钟计价的,收益高。在很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眼中都是不二选择。但是一听到文学翻译,许多人就兴趣不大。”
她还注意到,文学翻译的作品在内地高校不能算科研成果。一些掌握翻译能力的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扬短避长”转而写专著、发论文。这说明有关方面在晋升机制的设计上并不鼓励文学翻译。
作为翻译出版界的前辈,李景端对于时下一些重速度、不重质量的译作表示费解。“比如《乔布斯传》只用35天就出版,有些畅销书的中文译本甚至在原著发布的同时上市。为了赶在最有利于销售的时机推出图书,出版社就抢速度找多人翻译。结果必然导致作品在文笔风格、前后统一方面不协调。这种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他认为,在高度市场化的当下,出版社选择翻译一些读者关注的快餐式图书未尝不可,“但这不应该是翻译行业的主流。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实际上,完全以商业的逻辑很难真正做好文化。所以翻译事业应先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吸引人才。”
在学术泰斗季羡林2004年当选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后,李景端曾去函就翻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季羡林回复说:“翻译是一门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文明的社会,开放的国家,需要职业翻译家,翻译应该成为社会需要、受人尊重的职业……现在大学里只把翻译当作学外文的一种附属,好像学了外文就自然会搞翻译了。不是这样。要从改进大学里翻译的教学入手,加强翻译学科的建设,使翻译后备队伍能得到良好的翻译专业训练。”
季羡林还谈到了政策上存在的问题。“比如说,高校中翻译不能算科研成果,这样一刀切是否合理?能否区分一下哪些算哪些不算。翻译报酬,现在搞口译的,有的高得离谱,而搞文学翻译的,每千字还是几十元,显得太低了。政协开会,这个界、那个界多得很,惟独没有翻译界,不在乎多少名额,列上这个界,也体现了对这一行业的重视。译作因为都是根据原作派生的,因此,被人抄袭以后往往由于侵权文字难以认定而使译者维权产生困难。”他认为,“精神产品不能全部交由市场去调节,像某些有很高学术或艺术价值的,或者是填补空白的,就需要通过政府规划给予必要的扶持。”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3所院校开办翻译专业试点。2007年,又开始培养翻译专业硕士,至今已有160多所院校招收翻译专业硕士。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建议,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翻译人才,大学外语系应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而不单单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外语翻译的技能。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呼吁,对于文学翻译应建立一套相关的评审评估体系,给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以及优秀的译者应有的承认。“只有社会真正重视翻译这个行业,给予译者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文学翻译的行列中,好的译者和译著才会越来越多。”李景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