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2017.12.11: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2017年12月11日 14:3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福建
【人物名片】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曾任北京五城中学国文教员、北京大学讲席。后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除了著述之外,生平重要事迹为创办“苍霞精舍”——今天福建工程学院前身。
01
林纾的一生著述许多,仅仅是翻译小说,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13部。这些译作,在晚清思想激荡时期,对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林纾的译文创作要从1897年开始讲起。这一年2月,相濡以沫的夫人刘琼姿病逝,好友魏瀚、王寿昌担心他哀伤过度,因而时常过往,与他闲聊。当讲述欧游时所读到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王寿昌灵机一动,力邀他翻译成中文。林纾说,那得请他连游三日马江。
在江风猎猎的马江的一艘小船中,王寿昌为他口译,林纾奋笔译成古文言。支呀的橹声中,茶花女凄美的爱情,让他想起妻子。他的古文本来就细腻感人,笔淡意深,再加上自己的情感转移与投射在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时令接近秋天,两个人常常在船舱内为一段文字感动得流泪喊叫。喧腾的江水与岸边高树见证了这段投入的创作历程。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传世,很快走入各个年龄层的知识分子案头。新颖的爱情关系,特殊的人物身份与异域情感故事,青春期的学生们更把它当作一本爱情圣典,如痴如狂地阅读。
《茶花女遗事》的出版,正值戊戌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极度思想饥渴的时期。他们在政治上希望得到民主,而且满怀着对人权、人性的追求、对爱情的平等与自由的愿望。再加上《茶花女》一书以小说的形式出现,产生了洛阳纸贵的效应。因此从某一角度来说,在当时中国特殊的语境下,《茶花女遗事》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这一时期中国启蒙思想家第一人严复振聋发聩的那些政论文体的“论说”。
严复曾称赞《巴黎茶花女遗事》“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还喻之为外国的《红楼梦》。康有为也写诗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把他和严复的译作并提。
02
在其后近30年间,林纾先后与王寿昌、魏易等人合译欧美及日本等国的作品180多种,其中世界名著有40多种,例如大仲马的《玉楼花劫》、狄更斯的《贼史》、莎士比亚的《恺撒遗事》、笛福的《鲁宾逊飘流记》、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伊索的《伊索寓言》以及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等,数量之多至今海内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林译小说对后来的众多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周氏兄弟、郭沫若、茅盾、胡适、冰心、钱钟书等。
周作人说过:“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
钱钟书回忆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我事先也看过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周桂笙译的侦探小说等,都觉得沉闷乏味。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狄更司、欧文、司各德、斯威佛特的作品反复不厌地阅览。”
林纾的翻译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用古文译小说,且他自己不懂外文。他的所有译作都是在听完别人的口述后,依靠自己深厚的古文功底,迅速译成,并有典雅的文学效果。
林纾的成就,除了古文学、翻译之外,还在中国书画史留下许多精彩作品。
那么,谁影响林纾至深?让他从一位普通的小商人之家中,脱颖而出,卓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墨华章的文化大家?
在林纾的晚年,他总结自己少年以来,有志于学,“生平得力于太孺人之训者为多”。林纾笔下的太孺人,就是他的外婆郑氏。
03
林纾5岁那年,初夏蝉鸣声中,正是福州荔枝新上市之时。
可是家中遭逢父亲做盐道生意时翻了船,把家底赔光还不够还债,只得去台湾做生意。一家几口只靠母亲和姐妹们做针线活度日,经常灶里无火、锅中无米。更遑论掏钱买荔枝尝鲜。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坐在门口剥食荔枝,林纾含着指头难免心怀艳羡。
林纾的母亲陈蓉,是故太学生陈元培之女。陈家在明代为显宦,堪称“书香门弟”。外祖母郑氏知书明大义。她极疼爱外孙,要求却很严格,见有过错则不宽恕。郑氏曾经说过很有见地的话:“童子不能以慧钝决所成,但观立志;观立志,即在其所羡者。”
外祖母听到陈蓉说林纾想吃荔枝时,就把布衫典当了一些钱,买了一百颗左右的荔枝。让几个孙儿们尝了鲜之后,外婆把林纾叫到跟前:千千万万株树产的荔枝都是一个味:甜。现在你吃过了荔枝,要知道别人家吃荔枝也不过是这个味,它也仅仅是个甜,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孩子,你不要担忧没有美味的东西,而要担忧自己不立下个大志向。
小小林纾深受触动,把这番话铭记在心底。
也就是这一年,外祖母开始教小林纾读书识字。幽黄的油灯下,外祖母作着针线,小林纾读着启蒙课本《孝经》。小屋里飘忽不定的火舌,将人影绰绰地印在昏暗的木壁上,也映进了林纾一生的心田间。 贫困的生活和外祖母的教诲,决定了他奋发有为的学习生涯——后来他上私塾,在书桌上刻下了一口小小的棺材,并在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刚入学不久,林纾发现,自己的老师师薛则柯家中清贫,甚至无米下炊。读过一通孝经的林纾爱戴老师,急忙回家,家中米缸米也不多,他就用一只大袜子装满米,送去给老师。老师问明后,认为他这是一种偷窃行为,严厉责备了他,并让他把米送回家。林纾回答先生呵斥时哭道:先生从清晨教学生古文与诗,现在都过中午了还没吃饭。我虽然从家里带来了饭,但是,对这碗饭我不能下咽!
回家以后,林纾把整个事情告诉妈妈,妈妈笑了说:“你虽然是好心,但是这不是尊敬老师的作法,也不是给老师应得报酬的做法。”然后,妈妈为他准备了100斤左右的米,请人送到学校给老师。老师这才接受了这份酬劳。
学塾里学生只有六七人,薛老师很器重林纾,对林纾要求尤其严格。他教学生,不教八股文,而是教读欧阳修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告诉他,这是增广见闻,拓宽胸襟见识的文章。
林纾后来成为著名的古文家,也与薛先生的教导有很大关系。但是外婆教的孝经,贯穿了林纾的一生,使他一生情深意重,也使他因尊亲而得到格外的教导。
04
因为事亲至孝,情感真挚,林纾还因此获得他第一次婚姻。
林纾的婚事在他8岁时议定,但是准岳父刘有棻并不满意于他。后来因为家庭波折,林纾十六岁赴台帮父亲做记账会计,两年后,林纾上门请求婚期,并附有一封自己给外祖母郑太孺人的信。刘有棻读后感慨地说:“唉呀,这个孩子能感恋恩情。我读他的回忆,仿佛还听得到他的哭声,性情哀挚,可以把女儿嫁给他。”把女儿嫁给林纾后,刘还出资供他读书,使他能够完成学业,并中举入学。
林纾为人仗义,尤其是晚年,先后为亲友抚育孤儿七八人。因此常为人作书画换取润格,一天站在画案前要十来个小时。他曾经写过一则自嘲诗:亲旧孤孀待哺多,山人无计奈他何。不增画润分何润,坐听饥寒作什么?
同光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林纾的好友陈衍曾把林纾的书屋喻为“造币厂”,却也说林纾很肯为朋友疏财,遇到别人有急事求助,从来都没有吝啬的神情。当时还有社会舆论称道他:他每年所得稿费不菲,大约要在一万元以上,但大多是散发救济,帮助同乡和贫寒子弟。
林纾的品格、作为与成就最初的源起,也许就是外婆给的几颗荔枝的启示——那就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我们所说的“童蒙养正”和“立志”。
童蒙养正,是指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面的思维观念。立志,就是规划自己的人生。而这一切,重在引导。这正是几颗荔枝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