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抢占新商机 厦门引资“开门红”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3月12日电 (记者 罗钦文)“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商机,正吸引外商抢滩厦门。记者12日从福建商务部门了解到,今年前两个月,厦门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家,合同利用外资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24.2%。
利用外资“开门红”,延续了厦门对外招商引资逆势大幅增长的态势。去年,厦门新批外资项目416个,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81个;合同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分别增长50%和5.3%,两项指标总量规模均居福建首位。
适应新常态,厦门安排今年合同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前两个月的两位数增速,为厦门完成今年的预期指标取得良好开局。
有专家分析指出,厦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别是着力推进自贸区建设,推进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释放了外商投资厦门的政策“红利”。
在福建自贸区中,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是福建三个自贸片区中面积最大的。按照区域布局划分,厦门片区重点发展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据厦门官方透露,厦门自贸区建设今年重点推进建设区域性融资租赁业集聚区、两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国内重要综合性文化保税产业中心、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两岸货币清算中心、两岸最大冷链物流中心等六大项目。
今年前两个月厦门利用外资表现出突出特点,也为自贸区建设新商机作出注解:一是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台商投资更活跃,三是房地产和电子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两大领域。实际利用外资主要投向房地产和电子制造业,占比分别达36.5%和20%。
厦门加快推进两岸金融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已有49对厦门和境外银行机构签订人民币代理清算协议,成为区域性两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和资金运营中心。
积极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合作,厦门推进两岸跨境电商、海运快件、冷链物流等先行先试业态,大陆唯一两岸航空冷链物流试点项目——万翔冷链物流中心已投入运营。
集美大学教授、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李友华提出,加快自贸区建设,还应突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结合。
诚然,与自贸区建设相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是外商抢占厦门的另一新商机。目前,中央明确支持福建建设“海丝”核心区,支持厦门建设“海丝”战略支点城市;而厦门明确以9个海丝沿线国家为重点,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双向投资、海洋合作、人文交流、旅游会展等六大领域推进交流合作。
厦门官方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投洽会平台和厦门市侨商资源优势,推动生成一批“海丝”外资重点招商项目;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交流合作,努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