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垃圾减量需要“行动共同体”

29.08.2019  15:50

  随着手机下单叮咚一声响,几公里之外的餐厅后厨开始忙碌起来。快速盛装、密封、打包,跟随外卖“骑士”穿越城市街道,几十分钟后,美食即可抵达消费者手中。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已超过3亿人。围绕外卖展开的这条产业让许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规模庞大的就业、更加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超出想象的外卖垃圾——餐盒、餐具、纸巾、塑料膜、外包装袋……(8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卖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浪费和垃圾泛滥。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截至2018年,全国外卖用户已增长到3.58亿,每天送出外卖超千万份,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餐盒等包装数量也是千万级。餐盒、餐具、外包装袋,伴随每一次外卖下单,都会产生这样一包垃圾。木质的筷子、牙签,纸质的外包装、餐盒、纸巾,塑料的盖子、勺子,有些甚至没有使用,都进了垃圾桶,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环境治理增添了难题。

  事实上,外卖餐盒、餐具、包装导致的环保问题早已引起重视。早在2017年,国家邮政局等10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对外卖包装有了明确限制,要求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和物流企业提供绿色消费的选择。此后,针对筷子、勺子等一次性餐具,不少平台推出了“无需餐具”选项。但实际操作中,商家往往不会一一区分哪些需要餐具,哪些不需要,主要担心运输途中破损,进而引起差评。

  而对物流行业和包装行业来说,回收再利用成本波动较大、技术瓶颈短期难以克服、行业自治及绿色监管联盟等尚在探索中等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简单地把外卖垃圾归结于电商平台、商家或消费者的某一方,都有失偏颇。减少外卖垃圾,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社会“行动共同体”予以积极回应。

  一方面,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产品和一次性餐具,鼓励创新“绿色包装”。对生产新型环保餐具的生产企业,使用易降解或可回收利用外卖餐具的商家,实行税收优惠、减免等政策。还可考虑利用经济杠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让相关企业主动承担塑料餐具回收处理的责任。

  另一方面,对外卖平台和商家而言,外卖平台设置“无需餐具”不应是一个噱头,而应切实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商家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并且采购环保餐具、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当然,不能仅仅依靠行业自律,还需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上海在这方面做出了示范,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餐饮服务提供者或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消费者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尽量少点外卖,或直接去餐馆吃饭。即使需要外卖,也应做到量腹点餐、自备餐具。扔弃外卖废弃物时,应注意扎紧封口,避免剩余汤汁泼洒,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并按照规定积极进行垃圾分类。(泉州市文明办 付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