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赖着不走漳州紫菜、鲍鱼等减产

20.11.2015  12:46

  天太热了,人可以脱了外衣穿短袖,但是海水里的水产,很多就闷死了。

  据漳州市气象台统计,11月上旬,漳州平均气温比历史值高出约2.5℃。如此天气下,漳州漳浦、东山等地的养殖受到不小影响。紫菜、虾、鲍鱼都减产,很多养殖户亏钱。目前,漳州水产部门正在积极调研,研究对策。

  虾  天热海水水质差  虾很难养活

  昨天(19日)中午,漳浦竹屿盐场的陈先生在自家海边的虾池,一脸无奈,“往年这个时候都开始入冬了,今年还这么热,虾都养不活”。

  陈先生说,竹屿村里大都养的是斑节虾,每年农历五月份开始投虾苗,11月收成。可今年到11月了,天气还那么热,导致水温高,气压也低,水里缺氧,很多虾都死了,即使活的,也容易得病,气温高,病毒传染得快,个别虾得病后,整个虾池就染病了。陈先生说,他们村平均亩产比去年降低三成以上,有的甚至颗粒无收,而一般亩产在100斤左右才能保本。

  在漳浦深土镇南境村、近院村,这里也有很多虾池,大多是养殖高密度的南美对虾。和竹屿村一样,他们今年的养殖情况也不好,当地的养虾户大都亏钱。

  村民陈小溪说,“虾养不活,最近个别月,平均一窟虾池(水上面积大约一亩多)要亏三四万。”而一般情况下,一窟虾池养到上市一般要投入10万至15万,养得好、成活率高的话,能赚到15万。

  紫菜  头水紫菜产量低  提价仍亏本

  天气热,紫菜的养殖户也十分忧心。在漳浦深土、六鳌镇,近日头水紫菜上市,可是产量只有往常的一半。

  六鳌龙美村的村民林先生和另外几个村民合股,养了200多排的紫菜,一排紫菜大约有54米。林先生说,去年一排头水紫菜能卖到八九千元,今年只能卖到四五千,虽然今年的价钱比去年更高(头水紫菜的本地市场价一斤在110元~120元之间,比去年贵了20~40元不等),但即便这样,紫菜养殖户还是要亏钱,因为产量减少了。

  “越靠近海岸的,损失越大,养得远一点的,稍好一点,但平均产量都减少一半以上。”林先生说,这基本上都是天气异常造成的,“往年紫菜的收成期在35天左右,今年差不多要45~50天,而且紫菜的品质不如往年,因为气温太高,紫菜刚长出来很多就烂在海水里,坏掉了”。

  紫菜减产的另一个原因是紫菜都被鱼吃掉了。林先生说,这也是天气太热引起的,“用我们当地的话讲,开始要入冬吹北风最适合养紫菜,今年到现在还是夏天,吹的都是南风,天气一热,鱼都到水面上来觅食,看到紫菜就吃了”。

  由于头水紫菜产量大幅减少,深土镇近院村的紫菜加工厂今年的工人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老板陈正发说,收购不到紫菜,像他们这样的紫菜加工厂,也大都要亏钱。

  鲍鱼  多经历一个高温期  鲍鱼又要坏死一批

  除了漳浦外,东山的鲍鱼养殖也受到影响。铜陵镇的养殖户陈女士说,通常一桶鲍鱼放五十几个苗,正常情况下能收成三十几个,但是今年,大都只收十几个,有的甚至不到十个。她说,鲍鱼分为春季放苗和秋季放苗,一般养20个月左右收成,这个时节收成的,是去年春季放的苗,由于鲍鱼养殖过程中,在夏季的高温期,通常会有一些坏死,但是今年到现在还是夏天,等于是比往年多了一个高温期,又要有一大批坏死。

  而目前,鲍鱼市场价格并不是很高,即便价格抬高了,基本上也达不到保本的状态。

  部门  影响规模正在调查  并研究对策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的专家称,持续的高温,造成水温升高,不利于本季的水产养殖,而气温升高还会连带产生其他问题,如病毒传染等。不过,天气热,到底影响了多少海产品类、有多大规模、影响的程度是多少等,水产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对策。

  漳浦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郑站长说,目前的情况看,天气异常确实给漳浦水产养殖造成不小的损失,但是养殖是靠天吃饭,很难有办法彻底解决,有些养殖也许可以尝试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减少一些损失,但像紫菜,基本上没有办法改变。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