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公布日军侵华毁校园铁证 揭露日军残暴罪行

06.07.2014  17:51

明天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7周年纪念日。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戳穿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谎言,今天上午,复旦大学档案馆公布了一批日军侵华铁证,包括日军占领复旦大学的图片及声像资料、抗战期间复旦大学资产损失表以及日军在复旦附近为新建澡堂举行祭祀的奠基牌等。

各类文教机构作为主要文化载体,在承载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人类文化财产,1899年公布至今仍被视为有效的国际《海牙陆战法规惯例》第27条规定:“一切有关文化方面,如宗教、美术、学术及古物的机关与财产,如不作为军事用途,交战国必须尽力保全,不得施以破坏。”而复旦公布的证据显示,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对复旦大学这样的文教机构进行了极大的破坏。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过程中,日军于10月24日早晨占领复旦大学。复旦档案馆展示了该馆征集到反映这段历史的两份日本《支那事变画报》,该画报以大量篇幅鼓吹“占领复旦大学立下特殊功勋的谷川部队”,该报道称“复旦大学是全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学,以校舍规模庞大,设施完备而著称”,“因此,谷川部队连日猛攻复旦大学,果断决定突击,十月二十四日攻陷复旦大学”,该报道附有大量照片,包括“包围校园,向校内突击的谷川部队”、“在大学正门前,谷川部队、青海川部队三呼万岁”等,均为日军侵华的罪行提供了不可辩驳的铁证。

日军占领复旦大学,昔日的庄严学府变为触目惊心的魔鬼世界,损失之重,实难计数。几份原始档案资料上清楚地记载着,复旦女生宿舍、体育馆、第二宿舍等建筑全部毁于一旦,而除房屋部分外,校具、仪器、图书、疗养院、印刷机器等资产损失更是高达近5亿元(按1946年币值算)。在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下,复旦大学被迫进行艰难的西迁。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尤为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块书有“奉镇祭”的木牌。当时,日军占领复旦大学后,在复旦校区附近驻扎许多兵营,建造许多军官宿舍,并为部队新建相关设施,该木牌系日军某部队后勤官在复旦校区附近新建澡堂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奠基牌,它无疑成为记录日寇侵占复旦大学的有力罪证。(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