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增长未来能保持7-7.5%中高速增长
11月27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广州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前世界 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林毅夫 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在新常态下完全有可能保持7-7.5%的中高速增长,而中国经济靠内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资源和可能性也非常大,“一路一带”能保证中国的 制造业 有比较可靠的市场。
林毅夫回顾,中国已经取得了连续35年,平均每年9.8%的增长,对外贸易的增长平均每年达到了16.3%,去年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个成绩是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而取得。林毅夫说,当前外界非常关心中国过去的奇迹能不能持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之后,中国连续19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节节下滑,到今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只剩下7.3%的增长。
“从中国发展的态势来讲,保持现在所谓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7-7.5%之间,未来五年、未来十年完全有可能。”林毅夫说,中国经济增肯定有不少的体制、机制问题,但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是外部性的、总体性的,中国作为大国,靠内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资源和可能性非常大,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也是中国步入高收入国家的必要条件。
从投资角度,林毅夫认为中国作为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多机会,这包括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日益受重视的环保,等等。在城市化方面,林说中国现在是53%,发达国家都是80%,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需要住房,城市要扩大也需要基础设施。
“我们政府积累的负债,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来看目前不到50%,在全世界属于最低水平。靠政府增加财政赤字,来驱动投资的空间非常大。我们民间储蓄达到了50%,这是世界最高水平,可以用政府的钱来撬动民间的钱。”林毅夫说。
林毅夫着重解读了“一路一带”战略。他说,中国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资源一定会用得越来越多,而“一路一带”沿线的五六十个国家,有很丰富的资源,石油、矿藏资源,市场开发的空间非常大。“如果我们高速增长,我们对资源价格就会有支撑作用,那么资源丰富国的购买力会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会变成我们产品的市场。”
林毅夫也指出,这些国家是工资成本的洼地,在中国蓝领工人工资持续提升的环境里,中国密集型的加工业可以转移到这些国家“创造第二春”:“当我们将产业向非洲、南亚、东南亚国家转移时,会给他们带来工业化、现代化新的窗口机遇期,而且这个窗口机遇期会很巨大。”
林毅夫说,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创造了一个工业化、现代化的窗口期,只要它们抓住机会,参加中国“一路一带”的构想,很可能就能像中国这样,实现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