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长汀模式”激活乡镇卫生院 小病不出乡
闽西新闻网1月22日讯(记者 蔡添高 通讯员 黄启元 黄周林)“国家卫计委的领导、专家今天又来我们县调研总结基层医改工作的经验!”昨日,长汀县卫生局副局长邱道尊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基层医改的“长汀模式”受到全国关注的一个缩影。
他告诉记者:“国家卫计委一位专家甚至坦言:长汀基层医改是中国农村医改的‘小岗村’!我们的经验还受到《人民日报》、《健康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据悉,医改实施以来,长汀医疗基本形成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才到大医院”的较为合理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保基本——让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首 先,通过在新农合实行差别化补偿标准、下放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诊断确诊权、创新特殊门诊补偿、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农民分级就诊。同时,借助新农合补偿 “托底”,在基层医疗机构尝试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就医模式,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2014年基金使用率99.7%,基金流向分别为乡级43%、县级 32%、县外25%。
其 次,通过政府推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经费使用的实效性,使城乡居民获得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4年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提高到人均35 元,参加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8571元。长汀还建立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价格和报销新机制,并如期实行药品零差率销 售,保证了群众的基本用药和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
强基层——改善基层单位的就医条件和服务能力建设
面对农村卫生业务用房陈旧、不足、抗震能力差等状况,长汀采取“适度超前,提前规划”方式,投入各类建设发展资金1.41亿元,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卫生的诊治能力。
在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方面,县政府专门制发村卫生所建设发展规划,全县共完成239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每年免费为全县乡村医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并启动村医养老新机制。
长 汀还对全县290个行政村的卫生服务进行分类管理,即:一村一所式有129个卫生所;一村多所式有61个卫生所;多村一所式(即中心村卫生所)有23个覆 盖49个村;跨村兼职式覆盖5个村,村医乡用式有19人,与卫生院服务团队一起对本乡镇所辖的村进行“网格化”服务,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建机制——激发乡镇卫生院新活力
县政府将处于碎片状态的卫生院管理机制进行整合,归口县卫生局代表政府统一管理,县编办、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卫生院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为乡镇卫生院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长汀探索将基层卫生院的“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到卫生院,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用”,增强了卫生院活力。
建立约束机制,强化卫生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强化用新农合监管平台对卫生院的约束、强化对规范诊疗行为的约束。据统计,卫生院普通门诊次均费用42.9元,特殊门诊次均费用93.6元,住院次均费用1274元,均处于较低水平。
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引导农民就近就医,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促进了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建立。
据悉,自实施医改以来,长汀实现“实际开放床位、业务用房面积、固定资产、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年门诊量、住院量和业务收入”“七增长”,实现了可观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