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家庭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本涉及3万多个家庭、近10万个调查对象、近18.5万登记人口的调查报告,赋予人们的思考空间却越来越大。《报告》不仅对城乡居民家庭在经济情况、公共服务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还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已成为常规家庭模式的流动留守家庭进行了单独分析。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就全国平均水平来讲,城与乡之间,有着亟待填平的沟壑。
《报告》中有几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城镇家庭收入是农村家庭年收入的1.8倍,城镇家庭年均消费总额是农村年均消费总额的1.5倍;农村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高于城镇老年人,农村面临着更多的空巢老人问题……其实,现在出版的很多研究报告把城与乡分别进行探讨对比,本身就说明了二元结构下,两者巨大的发展差异。
这些数据,是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结果。关于为什么城镇和乡村的差距这么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将其5年的城乡实地调研,多年的农村问题研究经验凝缩成一本《城乡中国》,并作了主题为《读懂城乡中国》的演讲,其中一句话引人深思——“我们从小生活在城市,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从小有的东西天下人都会有,去了农村才知道,我们与生就有的东西,很多农村人一辈子都不会有。”
按照周其仁的说法,之前的发展模式呈现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局面,他将造成城乡割裂的起点回溯到建国之初:1952年到1957年的“一五”期间,农民可以大量进城,但是城市的大量招工造成了粮食基础不稳定。到了1961年,中央规定,这几年进城的,全部迁回农村种地生产粮食,继而有用户籍制度、粮食制度、农副产品供应制度等给城乡之间加了壁垒,城乡要素流动不畅。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则是城乡壁垒逐渐弱化的历史,记者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比如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迁徙,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城市资本有正规化的渠道投向乡村。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这一差距是逐渐收窄的:2015年1到4月份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1.5%,高于城镇1.3个百分点;标志着贫富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差距从1999年的10.5个百分点(当期农村为52.6%)缩减到2012年的3.1%(当期农村为39.3%);从2010年开始,农村人口平均收入增长速度有了明显优势;《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同比增长幅度9.8%,高于当年GDP增幅;农村人口收入多元化,贡献率最大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率今年也保持在20%以上……
差距的缩减与近年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分不开,与从中央层面下延至地方试点的深化改革分不开。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再次强调,要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围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改革处于全面实施或者试点阶段——要素类的比如农村土地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公共服务类的又如城乡一体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根据《农村绿皮书2015》的预测,2015年农民收入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并预测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将达到1.1万元左右,城乡收入比有望缩小到2.9:1以内。记者期待,在没有终点的深化改革过程中,城与乡越来越近,不管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能共享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有的流动和留守家庭面临的社会问题,能够在改革的深化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