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要有更精准的群众视角
三明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建共享、为民惠民的群众视角,做实做足文明三明文章,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当前,面对新一轮要求更高、考核更严的创建工作,要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运用群众视角方面,必须突出更加精准的要求。
更精准的群众视角,体现在更加精准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背后,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向往,要求城市管理者必须更加精准地把握人民群众需求与城市治理的共鸣点,实现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像我们身边的老年儿童微游乐园、风雨连廊、老旧社区微改造等民生项目,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给老百姓带来了获得感。这样的民生实事体现了管理者的群众视角和民生情怀,推动三明城市建设管理更加精细化发展。
更精准的群众视角,要求更加精准地定位服务对象。不仅要看到整体的共性的群众需求,还要能够具体到更细分的人群,兼顾更多个性的需求。修路便利百姓交通出行,是群众所需所盼。但是,路上的盲道划设合不合理,老人有没有地方休息,路面台阶对孩子来说会不会太高,这些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不是问题的事儿,却可能影响着其他相对弱势人群的获得感,影响着城市的温度和品位。要发现并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有更精准的群众视角。
更精准的群众视角,要用脚板说话,带着情怀做事。文明城市创建,应当锻炼一种“最不便”思维,就是要站在最不方便的人群角度去思考和谋划工作。在硬件设施完善、软件服务提升上,多考虑老人、孩子、残障人士等群体的需求。而锻炼这种思维,就要多站在这些最不方便的群体角度,到实地去多走一走、看一看,用这些群体的视角去多感受多体验,这样才能多一些贴心的人性化设计,让城市更加宜居舒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高效精准地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丰富提升“满意在三明”新内涵新要求,进一步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加快建设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增强百姓认同感、获得感,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三明文明网、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