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千面之城厦门 探索开启中国城市发展之门的钥匙

25.07.2017  10:01

   编者按 :城市,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火车头”。伴随城市中国的到来,做好城市工作是时代的课题、人民的期待。

  地处东南沿海的厦门,以其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亮丽的城市发展图景,昭示着中国城市蝶变的密码。新华社记者近期走进厦门,寻觅开启中国城市未来之门的钥匙。

  一艘游船行驶在厦门环岛路演武大桥附近海面上(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再过月余,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厦门举行。这座海滨名城,正带着自信与从容,静心迎候四海来宾。

  城市,是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一座城市,如何自觉融入时代浪潮,以国家发展为机,为国家发展助力?

  一座城市,如何在城镇化巨变中坚守个性气质,跳出发展中“千城一面”的窠臼?

  一座城市,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厦门,正以积极的探索,破解中国城市的发展之问。

   特色鲜明的千面之城——既融入澎湃的时代发展大潮,又坚守独特的城市核心气质,厦门在城镇化浪潮中昂然挺立

  硕大机翼掠过湛蓝的大海,飞机缓缓降落在厦门本岛离大海咫尺之遥的机场跑道上。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初到厦门的人,第一印象往往是宽广的海洋。厦门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古称“下门”,自明朝始筑,就与海相伴相生。

  临海听风,气象万千。厦门,因其独特区位与历史际遇,与近现代中国命运紧紧勾连。

  ——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舰炮敲开了封闭的中国大门,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以一种屈辱的方式被迫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20世纪80年代,厦门成为全国经济特区之一,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书写古老国度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21世纪初,位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厦门,正大踏步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空中俯瞰云层下的鼓浪屿(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厦门城市不大,面积仅1600多平方公里,是副省级城市中最小的。但这座海岛小城,于风云际会中紧抓机遇、勇担重任,逐渐崛起为一座有格局、有追求、有魅力的特色之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于千城一面,厦门是多维度的千面之城:她因灵动而魅力多彩,因鲜明而彰显个性,因文化而别具韵味,因开拓而格局一新。

  这是一座既海纳百川又坚守特质的城市——

  集美中学,因其独特秀美的建筑风格,被许多人誉为传说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在厦门集美学村触目所及,尽是红墙橘瓦、飞檐交接的典雅建筑。

  这里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倾力创办的教育事业所在地,独有的“穿西装戴斗笠”式中西合璧建筑形式,被称为“嘉庚风格”闻名于世。为了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岛外集美新城建设也全部采用嘉庚风格。

这是2016年8月3日航拍的厦门集美学村及周边景色。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厦门是开放包容的,她乐于展示自己的美,善于吸收别人的美。同时,她又有一定程度的‘保守’,这种保守更多的是对自身特色的坚守和对既有历史的传承,让个性不被城市化大潮所消解。”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说。

  这是一座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交融共生的城市——

  “中秋月,照纱窗,栏杆倚栏杆,相倚傍,心越酸……”华灯初上,老剧场文化主题公园里,古老南音《风打梨》娓娓诉说一段爱情故事。

  老剧场文化主题公园的前身是始建于1942年的鹭江剧场。老城微展馆里的老照片、老物件无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广场上老阿伯们围坐一圈,闽南人的生活气息在功夫茶中流淌。“无论城市如何现代,都要传承鹭岛的文脉,留住闽南人的乡愁。”厦门市思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碧珊说。

市民在厦门思明区原鹭江剧场拆除后建成的老剧场文化创意公园游玩(2015年1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不远处,“”在海上的“钢琴之岛”鼓浪屿,悠扬的协奏曲从欧式建筑里流出。这座中西合璧的小岛,有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本月获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历史国际社区”再次吸引全球目光。

  这是一座既安逸温馨又追逐梦想的城市——

  环岛路边的“城中村”曾厝垵,被誉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在一家名为“大冰的小屋”的酒吧里,来自内蒙古的歌手弹着吉他,用歌声诉说厦门的闲适与安逸。

游客在厦门旅游景点曾厝垵游览(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城市另一侧的厦门港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步履匆匆,他们正为做大航空维修“朝阳产业”而奔忙。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熊衍良说,与昔日特区一样,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如今肩负着“创新探路”的光荣使命。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厦门人。

  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双试点的唯一城市……厦门人,没有因温馨的城市生活停下奋进的脚步,依然如祖先般拼搏开拓,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顺势而为的自然之城——顺应自然,遵从规律,胸怀大局,厦门牢牢把握住城市发展方向

  背山而立,远眺大海。一块紧邻城市核心区的“黄金宝地”,总面积40公顷,土地出让价值超百亿元,如何开发?

  厦门的选择是——圈起来“养鸟”。

  为了保护好被称为中国最美丽夏候鸟之一的小生灵,厦门于2011年成立了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设立自然保护区,厦门的惊人之举开一时风气之先。

  “面对商业开发与生态保护之争,厦门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早已渗透到骨子里。”厦门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余进说。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厦门在狭小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得失方寸间,弹指乾坤大。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有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城镇化浪潮下,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继续粗放型扩张,放大城市边界做大城市规模?还是有守有放,坚持城市应有的人居价值与生态底线?厦门坚定选择了后者,守护一方诗意栖息之地。

这是5月17日航拍的厦门筼筜湖周边景观。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厦门人把绿色当成财富,对自然很友好。”孟加拉国留学生孟山在中国待了5年,对厦门的“规划秘诀”十分赞赏。

  城市空间虽小,手笔却大:全市近六成土地面积划作生态屏障区,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顺应山体、丘陵、溪流、湖库、海岸形成的山海连接廊道,厦门主动划出红线,避免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依托背山面海的自然格局,厦门打造内陆山区“绿色”森林生态屏障和近海海域“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厦门面积本来就小,划出生态红线后,全市可用建设用地只有约600平方公里,还比不上北京五环内的面积。我们就是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好、利用好。”厦门市规划委副主任任国岩说。

  良好的规划,贯通历史和现实,引领着城市的未来。

  城市规划众多,不同类型的规划体系相互“打架”,是不少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对比发现,过去不同部门制定的厦门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差异图斑竟然有12.4万块,一些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直接使用。由于规划依据相互矛盾,部门意见无法统一,导致项目审批难、落地难。”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胡亮信坦陈。

  以更高起点、更高站位谋划城市格局,把脉发展大计——厦门大刀阔斧进行“多规合一”改革。融合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等多部门空间性规划,形成了以生态为本底、承载力为支撑基础的全市域统一的综合空间规划体系。

  规划引领,立法保障。2014年,厦门市人大审议通过《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此为引领创新实践“多规合一”,明晰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城市建设主要思路。

  多年来厦门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折腾、不拧巴、不较劲,让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

厦门鼓浪屿景观(7月12日手机全景拍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厦门的城市智慧,更体现在城市巨变中从未迷失的文化底蕴里。

  在曾厝垵最东头,一条马路明显分为两段:往东一段宽阔平整,往西进村口则是“城中村”味道的小路。正是这“城中村”保住了曾厝垵的“文艺范”。

  “当时,曾厝垵面临拆迁问题,已经拆到这个路口了。”思明区滨海街道副主任杨邑新说。是一拆了之、开发房产,还是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思明区纠结过。

  2013年,曾厝垵被列为“城中村”转型试点。昔日蒙尘的闽南古厝、渔村文化得到发掘整理,在政府引导与社区共建下,既保护原生态的渔村历史风貌,又注入时尚多元的文化创意内容。

  城市发展浪潮中,厦门就这样守住了诸多历史文化底蕴,留住了城市静气。

  航拍厦门环岛路上的CBD商圈(2016年12月6日摄)。

   创新发展的跃动之城——以改革为使命,以开放为动力,厦门凭海临风激流勇进

  夏日的环岛路风景如画,数字“98”造型的巨大金钥匙屹立海边,熠熠生辉。每年9月8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都会在厦门举行,上万客商于此追逐创富“金钥匙”。

  站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远眺,天高海阔、澄碧万里。曾经人稀船少的边海之地,如今已变身开放前沿。

厦门鼓浪屿景观(7月12日手机全景拍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办事大厅人来人往,彰显出这个新生试验区的活力。“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在厦门片区,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企业注册、经营、通关更加便利。自2015年4月挂牌至今年6月,片区累计注册企业2.75万家,注册资本4600多亿元。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一定程度依靠政策红利,今天则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惟有不停闯、不停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新优势。”厦门市长庄稼汉说。

  沟通台海,连通世界。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厦门视野更加广阔。从海沧港区始发的中欧(厦门)班列,已先后开通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俄罗斯莫斯科4个终点站,且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地区,对接东盟,形成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携手”。

首条厦门直开的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货运班列从南昌铁路局厦门东孚火车站开出(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开放,海纳百川;改革,快马加鞭。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清楚记得,2015年的一天,厦门市发改委突然交给他们一项课题: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估厦门营商环境。

  “用世行指标对标营商环境,全国没有先例。”叶建明颇为疑虑,世行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企业家评价,企业“吐槽”,政府真能“纳谏”?

  厦大课题组由此提交了一份“刀刀见骨”的报告,原汁原味反映了企业感受。比如,开办企业必须刻印公章,不仅费用近千元,且耗时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

  刀刃向内,大力除弊。厦门以问题为导向,“动真格”优化营商环境:以公章刻印为例,几经“博弈”,该业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刻章“就地可办、立等可取”,费用极大降低。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局长张祖康说:“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城市的管理部门不断跳出自我意识,强化服务自觉,持续为厦门魅力注入源头活水。

  对标不息,改进不止。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16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40位水平,比2014年上升了21位,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托关系不如自己办。”来自安徽的“新厦门人”、在厦门创业二十余年的人人联盟电子商务公司总裁张军说。上世纪末,他只身一人来厦门谋生,从打工、跑销售干起,如今拥有自己的酒店,设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这里扎根,不想走了。

  在改革中破题,在发展中思索。谈起厦门经常被“拷问”的“短板”,经济规模偏小是其中之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经济体量最小,去年GDP不到3800亿元。

  曾几何时,厦门也面临“做大”的压力与冲动。多年前厦门有意引进一大型PX项目,每年可以增加数百亿GDP,但最终政府尊重群众意愿,审慎评估利弊,放弃了这一项目。长期作为城市主导产业之一的化工业被“忍痛割爱”,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

  软件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已快速跻身千亿产业链之一,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在厦门岛东部的软件园二期,仅1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入驻了上千家软件信息类企业,聚集6万多员工;岛内发展饱和,软件园三期又在岛外高起点布局,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已有500多家企业进驻。

  服务业、高科技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去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1%;国内外游客赴厦人数达67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8亿元;会展经济也热火朝天,各类会展达200多场。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5家,占福建全省总数的一半。今年前5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7.7%。

  新发展战略、高新产业导向,既是形势使然,也是自觉追求,一个跃动之城正呈“跳跃发展之势”。

  “城市竞争中,厦门参加‘举重’比赛没有优势,但参加‘选美’比赛当仁不让。”裴金佳说。

   共建共享的人人之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涵养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共同参与的人民城市

  今年1月,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亮相厦门。这条全程高架的空中自行车道全长7.6公里,宛如一条绿色长龙盘踞在空中。

  设计师原本把骑行路面设计为橙色,征求意见时市民积极参加,微信点击量迅速过了10万+,多数人在留言中要求改成绿色。最后专家组认为,厦门炎热时间较长,用绿色标识更有清爽舒适之感,市民意见“胜出”。

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城者,盛民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厦门市民爱管事、会管事。他们眼界开阔,提建议的参照系往往是看齐一流名城,“你看看人家新加坡、香港……

  “这是一座人人城市,富有参与共治精神的厦门人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说。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与城是冷漠相向,还是良性互动?人与人如何友爱互助,城市如何引领市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这是一座城市必须面对和破解的课题。

  2016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登陆厦门,全市大面积停电停水,交通瘫痪、通信受阻。灾难面前,市民们互帮互助并纷纷走上街头,恢复家园:3天,厦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恢复通行;5天,145万停水户正常供水;6天,62万停电户全部恢复供电;10天,65万株倒伏树木完成清理、植活……

  “‘莫兰蒂’台风是对厦门市民素质和城市精神的一次检验。全体市民用行动证明,厦门最美的风景是人。”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说。

  灾难面前,厦门全城紧急“总动员”;日常生活中,厦门的文明“惯性”常令外来者赞叹:“垃圾不落地、清新又文艺”成为共识,“垃圾分类”教材已经进校园;全市注册志愿者达40多万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文明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

  城市在巨变。适应“单位人”变“社会人”的新形势,管理在“升级”。一项“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在厦门展开,深入到村居街巷。政府主动搭建平台,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享,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城市治理的和谐局面。

  既是一市之民,更是一城之主;既接受管理,又参与管理。在厦门生活了14年的台胞马克观察到:社区里不少居民经常给公共区域的花草浇水;看到路口有人摆摊骗人,市民会通过市长热线、街道社区等种种途径“检举”……“厦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马克说。

  法治也成为推进文明的重要手段。日前,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对《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草案)》进行了二审。该草案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突出“反哺”理念,加大对美德善行的褒奖力度,也多措并举治理陈规陋习,以实现不敢为、不想为的施策效果。

一名参赛选手在2017厦门马拉松比赛上(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市民热爱城市,城市增进分享。

  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厦门的城市人口已膨胀到近400万,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厦门本岛尤其拥挤,一度房价上涨过快,交通逐渐拥堵。

  以人定城、重点突破;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顺应百姓新期待,厦门正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探索——

  住,今年开工建设各种保障房4万多套,这将超出过去10年总和,未来4年计划建成保障房地铁社区10万套以上;

  行,开工建设6条地铁,长度达到275公里,结束厦门没有地铁的历史,极大提高交通效率;

  教,均衡学校资源,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医,引入高端医疗,推进分级诊疗,加强社区医疗;

  ……

  “人民城市为人民。”裴金佳说,“我们正以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示范市为目标,切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打造‘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生动样本。”(记者:刘亢、郭奔胜、张旭东、项开来、林晖、许雪毅、苏杰)

【责任编辑:施云娟】
“把脉挑刺”是创城“活力源泉”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文明
厦门市民政局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考核。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目前全市共有1279人取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建立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培训。在我市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在厦门医学院建立老年护理轮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和社会工作等专门服务人才。三是推行社区助老员制度。采取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36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各购买1-2名老服务专业岗位,壮大养老服务队伍。四是推进为老服务志愿队伍建设。全市共有664支助老服务队伍,其中专职人员396人、兼职人员2917人;志愿者队伍共602支、人数1.民政厅
沙坡尾:多元文化“活态博物馆”
8月4日,在厦门市沙坡尾,游客在自行车雕塑前合影。新华
厦门: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8月3日,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工作。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厦门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5家;2017年前5月,厦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67.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