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法院打造群众满意的阳光法院

30.10.2014  12:40
  本报讯(法制今报 记者 林振华 通讯员 詹旋江 黄美妹)今年以来,莆田市荔城区法院持续强化“公信立院、公信立庭、公信立人”,下大力气抓好司法公信建设,助推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至10月,该院共审结执行各类案件4912件,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达99.79%,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当庭裁判率93.84%,案件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以“评查”保公信

  今年6月25日,进入法院工作刚满一年的5名青年干警参加了“裁判文书评查竞赛”。在荔城区法院的多媒体会议室里,5名“考生”正襟危坐,该院监察室主任郑雄志将一沓沓案卷材料发到考生面前,这就是试卷——5个生效案件的卷宗,要求考生在3小时内制作出完整的评查报告。随着“考官”按下秒表,考生们有的翻阅材料,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埋头沉思……这是荔城区法院持续开展“两评查”活动的一个写照。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无从谈公平和正义,无从谈司法公信力。荔城区法院从“两评查”着手,找差距、寻短板、亮家丑,及时整改,在审判质效上求突破。

  “无论是庭审,还是裁判文书制作,都是衡量法院形象和法官水平的一把尺子,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马虎!”该院院长王俊宁在全院大会上反复强调。

  据悉,该院按照年初制定的《2014年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已完成评查庭审136个,完成评查裁判文书145份,评出优秀庭审案件2个,优秀裁判文书12份,创示范庭5个,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两评查”52人次,收到建设性意见建议26条。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办成精品案!”荔城区法院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陈冰在新法规培训会上斩钉截铁地说。

  以“监督”促公信

  7月底,陈老伯走进了荔城区法院的立案大厅。这次,他不是来立案的,而是来领取被拖欠的借款的。“法官在阳光下办事,咱老百姓信得过!”喜笑颜开的陈老伯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半个月前,陈老伯来到荔城区法院立案。“您的案件我们已经受理了,这是廉政监督卡……”立案法官将一张卡片放到陈老伯手上,并告诉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若发现法官有违反纪律作风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投诉。陈老伯看了看监督卡,上面不仅有监督电话、监督网站、监督反馈和查询方式,还有监督事项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诉讼过程。

  “嘿,没想到啊,我可以监督法官,不满意还能投诉!”陈老伯拿着监督卡又惊又喜。

  在发放廉政监督卡、征求群众意见表、满意度调查表基础上,该院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人民法院监督员,建立法院举报网站,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对立案、审判、执行进行全程监督。该院还依托“法院开放日”,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法院工作。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该院将裁判文书向社会公开,使公平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截至目前,该院已公开上网1389份裁判文书,供群众和当事人监督。

  以“为民”育公信

  “周大伯,最近生意如何啊?每次进货发货单据都齐全吗?”、“您朋友跟您借了多少钱?有没有写借条?”……日前,该院黄石法庭庭长游金高每周都会抽空走村入户,了解基层情况。

  “我现在可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通’喽!”游庭长乐呵呵地说,今年来已走访群众180余户,了解群众司法需求20余个,最近还有村民给他写信、打电话。游庭长说着拿起了办公桌上的本子——那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民情日记本”。

  最让游庭长自豪的是,几乎每次走访他都有机会当“和事佬”。前几天在西洪村走访时,两户村民因为相邻排水发生纠纷,引起众多村民围观。游庭长表明身份后,邀请当地村委会负责人和族亲见证,以情促法,以法释理,用亲身经历讲述“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最终打动了两家村民,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到基层去”成为该院干警心中的无声“号角”。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干警们纷纷深入社区街道、农村、企业等,一个简短的对话,一张精致的联系卡片,一个小小的帮助……每个人的“民情日记本”都记得满满的。那不仅是记事本,而且是架起法官与群众之间的一座座“连心桥”。

  “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与乡亲们谈心,感觉与群众的心更近了。能帮助群众,更能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官的光荣!”青年法官吴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一深一浅一段路,四下六进百姓情。”今年以来,该院法官为群众上门立案、预约立案142件,巡回审理案件38件,带案下访240多人次,广接地气,通畅民意,预防和化解了一批基层矛盾,受到辖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来源:法制今报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