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思垃圾分类新思维 共筑绿色生态新文明

01.08.2019  18:41

  “不要餐具!”饿了么大数据显示,7月1日以来,上海外卖“无需餐具”订单环比提升471%。为了方便垃圾分类,避免浪费,不少用户还会附加神奇备注,如“珍珠只要10颗”“盖饭少放些饭”“烧烤不要签子”“冻波霸仙草只要三分之一”,烤串变烤“”,上海人为了环保也是很拼了!(北晚新视觉网7月31日电)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日产垃圾1.2公斤,并且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垃圾围城”迫在眉睫。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了微博“热搜”。

  垃圾分类的源头是每一个人,场所是社区。试点先行的城市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仅体现了政府与民众破解难题——“不分类、不处置、不循环”的决心,更体现了居民文明素养的提升。那么,未来在全国推广“垃圾分类”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加大政府监督。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引导,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政府统筹监督,社区细化管理的方式,缩小管理层面,使管理更具针对性,用管理促进居民习惯的养成;二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渠道,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更简单,可行;三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相关法律发规,由试行转向强制,促使民众习惯并适应。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倾向于“便利”而不是“德行”既然正向激励不明显,那就只能采取制度倒逼的方式。

  垃圾分类不是一个城市的事,需要我们人人助力。今天的城市体量在不断扩大,但环境容量却极为有限,人人都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分类思想内化为日常习惯,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资源集约利用,具有现实性急迫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垃圾分类既要提高站位又要脚踏实地,通过政府引导,宣传普及,法治规范,将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高度中。只有全社会人人动手,方能筑牢绿色生态新文明的堡垒。(南平市建阳区委文明办 李璐)

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理念的新坐标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文明
市人大常委会连开两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会
建议细化条款提高法规可操作性   8日下午,政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