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分”出绿色新生活

18.06.2020  19:10

  近日,故宫通过官微呼吁,号召参观者一起参与“零废弃”项目,力争两年内打造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今年故宫实现80%以上可回收物回收。今年1月16日,“故宫零废弃”项目启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故宫累积收集可回收物超过2.6吨,其中包括箱板纸1854公斤,纸张96公斤,饮料瓶649公斤,金属罐30公斤。(摘自北京日报)

  自2008年以来,我国垃圾产量迅猛增长,但是垃圾回收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极端气候变化、海产品检测出塑料、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都在时刻提醒人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垃圾分类正是一项所有公众都能做到的小事,却能还地球蓝天、白云的好事,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两,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所以,垃圾分类是势在必行的运动。

  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新风尚”。去年上海一场垃圾分类改革让全国人民都侧目,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报告,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垃圾分类也从上海模式影响到全国各地,成了民众出门交谈的新内容,让民众更多地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成了“新风尚”。

  垃圾分类从“他律”到“自律”考验市民素质。上海垃圾分类是从放任自由直接到严管严查的模式,居民一直以来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容易不适应,出现深夜倒垃圾等各类新闻。但是从没有人拒绝垃圾分类,因为垃圾分类是一场必须做的运动,只是会存在有人在行动上拖后腿。因此教育宣传格外重要,在加强垃圾分类的时候,不仅需要注重处罚力度更需要教育宣传,不断提升民众的素质素养,让垃圾分类成为人民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任重道远。人类发展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关系,但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中的其中一环,是一场环境保卫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起勾勒地球美好前景。(厦门市文明办陈婷婷)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