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三论贯彻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11.12.2015  12:51

  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要继续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着力绿色发展,加快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就是要把漳州建成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彰显了市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信心决心。

  生态良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指数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从“求生存”转向“求生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之于一个城市,就好似身体之于人。只有身体健康,人的其他一切发展才有意义。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漳州一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福建省生态市。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好是漳州最大的资源和资产、最宝贵的形象和品牌,生态优势是漳州得天独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以生态建设的实际成果造福于民,为漳州永续发展创造更好生态条件。

  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要加强统筹协调。我们要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决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产业、人口、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科学开发限制开发区域,保护禁止开发区域。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落实用途管制,推进“多规合一”,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体系。要围绕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大对环境治理及建设的投入力度,开展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让漳州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宝贵、最稀缺的发展要素,以生态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以节能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与新常态相适应、富有漳州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要明确重点任务。去年,市里出台了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我市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责任部门。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建设推进会,全面部署我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这“七个五”行动计划,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和重要抓手,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科学编制海洋功能规划,保护好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五海”资源;坚持治理与保护并举,抓好沿路、沿江、沿海、沿城市周边、沿村庄周边等“五沿”的植被保护和青山挂白整治;加快中心市区“东西南北中”“五景”建设,打造环城生态休闲圈;加强对矿产、森林、水环境、企业排放、土地等“五行”的管控,全力整治环境;保护好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古牌坊等“五古”历史文化资源,留住乡愁、留住记忆;实施沿海防护林、湿地修复保护、富美乡村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区风景保护工程等“五大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在全社会推行“五种提倡”,提倡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垃圾分类并集中处理、绿色建筑、低碳生活,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管理体系。

  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要强化措施保障。对漳州而言,绿色发展不仅是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提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把抓经济与抓生态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确保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一部署、共同推进。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等刚性要求,推动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在全社会倡导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增强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生态文明道德和行为的养成,推进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形成全市上下人人参与保护生态、人人自觉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