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仰 筑梦青春

13.10.2016  18:49

  为什么要入党?很少人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大多人一谈到入党动机都是套话连篇,其实我也不例外。记得还在读大学时,大多数人都告诉我,入党是个好事,别人都说好,我也上,如果这还够不上入党动机不纯的话,多半也是动机不明。但我的爷爷,虽然一辈子都在农村的土地上耕耘,却是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革命的动荡、建设的风火、改革的实惠,对共产党感恩是真的。而且,对解放军入驻他的山村,诸如助生产、分馒头、与民同乐等小事恋恋不忘,絮絮叨叨。

  这些年,通过看些党史党剧,读些红色网络微信文章,我慢慢知道:从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让苦难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并且让我们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家,在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还带来复兴的曙光。我不禁有些惊讶,一个开始只有50多人的政党,一个只有十三个代表的大会,最小不到20岁,靠什么克服千难万险凝聚到一起?一个时刻面临各种围剿追击,面临各种逃离、掉队、背叛,命途多舛的政党,靠什么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我想答案很大程度上关忽两个字,那就是信仰。英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他《信仰的力量》一书中说,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最近,我有幸带上家人到影剧院观看三明本土、反映湘江战役的红色电影《绝战》,一个连的战士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突围,坚守雷公山,面对国民党一个团炮火的狂轰滥炸,宁愿战斗到死也没有一人选择当逃兵,而这仅仅是那个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一个缩影,我相信,支撑他们的正是对正义、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解脱苦难、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但略显遗憾的是,偌大的电影院,却只有三三两两的观众。

  如今,我们已慢慢习惯对拥有美好生活的根源变得不太关心,变得心安理得。我们看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自从被战争洗礼后,他们的国民如今乱得只剩下了自由——自由地逃亡、自由地抢劫和被抢劫。他们的人民被称为难民,而我们为什么可以不用因为战乱而流落他乡,为什么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里这么好,随时可以回得来。”因为,我们的背后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国家,而世界对我们的国家充满敬畏。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它说“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抗灾卫士、科研专家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各行各人,为了你我的安全和幸福,在不懈努力、在无私付出。

  而我们青年,作为一个承前启后、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要筑梦青春,还是坦然地享受这些付出?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说“今日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道理也是一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借用李大钊的话勉励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中国梦的编织,离不开每个人参与和累积,今天的中国固然强,但我们的国家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今日的中国青年,唯有更强。

  我常常在翻看学生时代照片的时候感叹青春易逝,在掰着手指细数年龄的时候发现20年华已经过去,是的,青春其实很短暂,年华易逝,但信仰、心境却常在,套用电影《大鱼海棠》的台词说,我们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因为,只有用现在的青春去奋斗,将来的青春才有回忆。(梅列区委文明办供稿 范良勇)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