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传承发展中打磨青春光泽

22.07.2021  23:40

  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产,包括12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如何传承好这笔宝贵财富,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赋能?一群喜爱非遗的年轻人不断探索,蹚出了一条条新路。(7月18日人民日报)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光荣属于青年,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责任与使命终究也要落到青年一代的肩上。京绣代表性传承人田鹏、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李想、核雕、雕漆代表性传承人马宁,三位传承老北京非遗年轻人的故事启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赋能百姓美好生活,在传承保护发展非遗的实践中打磨青春光泽,当代青年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

  在非遗保护中展现青春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有担当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价值,成为一支有抱负、有朝气、有作为的新生力量。

  在非遗传承中打磨青春光泽。《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我国是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厚重的人文内涵、德育精神,各地积极创新探索“非遗+思政”模式,引导广大青年认识、了解非遗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在非遗保护、传承行动中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擦亮青春的精神底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非遗发展中展现青春力量。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非遗+扶贫”“非遗+消费”“非遗+旅游”……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使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培育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新时代青年思路活跃、视野开阔、新技术应用能力强,积极投身非遗就业创业,造福人民大众,推动我国非遗保护不断取得积极成就,促进中华文化文明薪火相传,一定能够在这一特殊领域贡献更大青春力量、绽放青春韶华。(莆田文明网 馨缘)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