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中传承创新清明文化

03.04.2017  01:33

  三月的阴雨,漫过四月。四月的天幕阴沉,氤氲着思绪与力量。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正悄悄来临。清明节自正式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个传统的节日又增添了哪些意义呢?

  笔者认为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意义在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传递生命的力量。追溯节日的起源,我们应该能从当年居功不言禄的介子推留给晋文公“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血书中,看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与历史对话,我们知道,清明承载着擦亮历史记忆,反思功过的功能,意义在于沐浴我们的心灵。历史的积淀,我们延续了寒食节祭祖扫墓的风俗,但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介子推,有多少人记得晋文公的意图?介子推的割股奉君的牺牲精神,蕴含着对祖国的赤城之心。介子推的居功不言禄体现的是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晋文公的清明纪念方式,那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品格。

  绵延至今,这些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我们要把这一份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用忠诚守住政治底线,用纯洁守住道德底线,多点奉献之心,常怀感恩之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场与生命的对话。生者的心绪和逝者的灵魂相逢在此刻,以一种能流通于另外一个世界的纸币交流着阴阳两隔的思念。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是清明节永恒的主题。“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明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在追思与缅怀中,将个人的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在这一长链中涵育自己的德行,安顿自己的生命。

  孩子,是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举足轻重。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一则家训、一番感恩,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死亡的意义。在追忆中敬畏和感恩生命,同时不断地修身,让逝者的优良道德一代一代传下去,延续我们内化于心,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这个生与死对话的节气里,人们还需要在追思的沉重中,明亮生活的欢乐与向往。于是,清明踏青,与自然对话,不负春风不负花。满眼的新绿释放追思的沉重;芳草始生,传递新的意义。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仍然焕发勃勃生机,展望未来,吾辈创新传承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应该在传承清明传统文化同时,不忘挖掘其他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内心,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新的旅程!(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柳亚清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