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教学”建构新的学习方式
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提出了建设“优学课堂”的主张,而达成与实现“优学”的校本课堂样式与学习策略则是“图式教学”。
图式教学是认知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进行了适度的延伸,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认识与实践系统。
“图式教学”的优势何在
图式教学是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与引领下,运用图式展开学习的过程,它是儿童自己的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与学习体验。从实践层面看,图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直观、形象,较易引发学习的兴趣。图片、图表直观、形象,便于理解。作为注意力、意志力、理解力都比较欠缺的儿童,课堂上的图式学习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建构和方法的引导,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与成果。
其二,图式教学指向的是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培育。图式可以作为学习的起点与素材,在课堂呈现中,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在知识建构的同时,实现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与培育。
其三,图式教学符合儿童学习的特征。以图式教学和图式学习为基础形成的优学课堂样式,涵盖了“建构主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而形象化的表征又更好地体现了儿童学习的特点。
其四,图式教学的存在形态具有丰富性。在图式教学与图式学习当中,图式不仅以显性的文本形式存在,它还包括动态的合作的过程、思维的过程、行为与行动的过程等诸多策略化存在的学习活动隐性形式。
其五,图式教学的范畴涵盖了一切“以图的形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一个显性特征是“以图的形式”学习,因此,在我们的认识与实践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图式”,它还包括学习地图、思维导图、思维可视化、图示教学、概念图等一切与“图”有关的教学与学习形式。
不同类型图式的教学功能
在教学中,不同图式的认识与理解、区分与界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思考和讨论,根据不同图式在教学中的用途与价值,把它们化分为导学图式、助学图式和展学图式三大类。
导学图式一般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使用,其作用在于引导和展开学习、提供学习的信息资源与素材、创设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引发学习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助学图式存在于教学的主要过程当中,其作用在于提供系统化、流程化、方法化的帮助与指导,使儿童比较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并逐渐形成图式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展学图式在知识的应用与拓展阶段出现,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启发学生通过“有意义建构”形成优质的认知。
每一个学科根据自身特点与教学实施又将每一大类的图式进一步明确为几类具体的图式。例如,语文学科的导学图式具体有情境激趣图式、背景再现图式、经验唤醒图式三类。经验唤醒图式是一年级下学期识字中的,这个图式以巧转字盘的形式激趣导入生字,唤醒学生原有的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自信地开始新的学习。再比如数学学科的助学图式,具体有合作探究图式、思维呈现图式、比较辨析图式、策略归纳图式、资源伴学图式六类,这个思维呈现图式是六年级上学期《表面积与体积》单元教学中的,这个图式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动态思维活动用静态的组图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思维的整体化,也便于进行课堂交流。
不同学科的“图式教学”范式
上述这些教学图式就像积木,它们只是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材料,以图式为基础的优学课堂还需要个性化的课堂样式,并形成个别化的教学组织与教学策略,使图式在教学中得到恰当而合适的运用,进而发挥其在学生学习中价值与潜能。
我们在一年多的课堂探索中,不仅逐步认识与理解了图式原理,还不断去尝试和建构相应的教学范式。经过教学尝试和梳理,我们初步形成13个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优学范式。例如,数学学科的图式助学范式是:图式启学、自主探究——以课前完成“优学单”的形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图式激趣、串联全课——用孩子喜爱的卡通人物或故事情境串联全课,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图式展学、突出重点——通过展示课前或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呈现多样的解法,揭示思维发展路径,突出重点;图式辨析、方法优化——借助图式对正确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错例进行矫正,从而达到提炼思路,优化方法的目的;图式归纳、拓展提升——通过图式归纳,对前期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小结,而后提升为数学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拓展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
美术学科的图式创意范式是:巧用图式、创设情境——以图式表现导入的多种可操作的方式;图式梳理、发散思维——理清思维的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激发灵感,进行有效创作;以图激趣、作业分层——以多重演示、生成演示,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展现技法为一体,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学生能够表达表现;课后拓展、图式归纳——以图式布置课后拓展内容,让学生用图式归纳学习成果。
这些范式相当于建筑的工艺,它把教学与学习图式合理地融合在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便于进行优学范式的设计、研究与整理。这样做不是要形成固化、僵化的教学策略,形成对教师、对课堂、对学习的约束与限制,而是一种课堂引领,一种对教师的具体指导。实践证明,课堂改革进行到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具体操作方式的明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