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2008年俄格战争:俄军问题值得中国深思(图)

08.08.2014  11:54

   战争回放——

   陆海空网,全维“闪击战

   ★快速动员

  驻格的俄维和部队50分钟就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俄第58集团军在接到命令140分钟内即完成一切作战准备

   ★空降奇兵

  一个连的俄空降兵突然在当时驻有一个格军山地营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上空从天而降,打了守卫在那里的格军一个措手不及

   ★全维攻击

  开战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迅即全面展开,使得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全部瘫痪

  俄格战争以格鲁吉亚军队的“闪击战”拉开序幕。根据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的地形特点,格军兵分三路,在苏-25强击机的配合下,使用T-72坦克、BMP-1/2步兵战车、“达纳”152毫米自行火炮、BM-21火箭炮等重型武器,“陆空协同”分别从南、东、西三个方向突入茨欣瓦利。由于准备充分,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仅用时不到13小时,格军就攻占了茨欣瓦利,并向乌比阿吉、凯梅尔等地攻击前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久等了”的俄军迅速做出反应:在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做出将格军驱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后,驻格的俄“维和部队”50分钟就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而素有“高加索之狼”美誉的俄第58集团军在接到命令后140分钟内即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弹药补给等,并开始实施越境行动,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让人不禁联想起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里什蒂那机场中那“神兵天降”的一幕。

  俄军在此战中的惊艳表现当然不止反映在能以“闪击战”回击“闪击战”,还突出表现在陆海空网对格鲁吉亚的全维打击。陆军方面,俄第58集团军是一支具有浓郁苏联特色的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围攻部署,并向茨欣瓦利南部的格鲁吉亚重镇格里实施穿插,截断了格军退路,还直接威胁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迅速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使格军未战已人心惶惶。随后,第58集团军以重型火炮的猛烈炮击为先导强攻茨欣瓦利。战斗中,俄坦克部队吸取了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血战中的教训,与步兵分队加强协同齐头并进,不仅增强了打击效果,还大幅降低了战损率。

  为一并解决阿布哈兹问题,俄军还开辟了“第二战场”。俄第74空降师部分兵力进占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河谷边界一带,并于8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包围了格特种作战旅一千多人,将其彻底赶出科多里峡谷。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布哈兹其他战斗中,“塞纳基空降”成为战史经典:仅一个连的俄空降兵突然在当时驻有一个格军山地营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上空从天而降,打了守卫在那里的格军一个措手不及,使其不战而逃。据说,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如此“闲庭信步”未免夸张,但也恰恰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俄军战术上的成功:不仅以少胜多,而且兵不血刃。

  俄军的“空海打击”也十分给力。开战之初,俄空军即已完全掌控了南奥塞梯直至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俄军战机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包括对直至格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这种“纵深打击”是在向格军民表明,1968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而此举,对格民心士气的打击被证明是致命的。同时,占据绝对优势的俄黑海舰队对格实施全面海上封锁,以断绝一切可能的军事物资供应,特别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在战争期间的武器供应。

  此次俄军的亮点之一还包括网络进攻。开战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迅即全面展开,使得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全部瘫痪,对格军事行动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

  面对俄罗斯排山倒海般的进攻,格鲁吉亚被迅速击溃。格军开始从占领的各处地区沿公路后撤,公路上的格军装甲目标成了俄空军的活靶子,从茨欣瓦利通向哥里和首都第比利斯的多条道路,成了格军的绝命之路,被摧毁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和汽车随处可见,被遗弃的榴弹炮和迫击炮遍布城区,其惨状直追海湾战争中被联军追歼的萨达姆部队。

  俄军仅用两天时间就开辟了格鲁吉亚东西两条战线,其作战行动速度之快,丝毫不亚于美军2003年在伊拉克的“快速决定性作战”。有美高级军官也坦承:“虽然事先已料到俄军的行动速度,可他们实际的行动还是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