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秦怡自编自演新片 欲传达高尚品德理念(图)
完成了《青海湖畔》的第一阶段实景拍摄,秦怡从青海回沪后,就一刻都没有闲过。作为电影出品人之一,秦怡正在尝试接洽各种投资项目。前几天,电视台播放了《青海湖畔》的片花,她看完后说:“有几个拍得不好的镜头都剪进去了,这样不行啊,让别人以为我们是个粗制滥造的电影怎么办?”
采访的后半段,秦怡接到一个电话,《青海湖畔》剧组的最后一批人马已经回到上海,她又开始筹划过两天再去和导演聊聊后面的戏。“这部戏是我要拍,不是别人要拍,所以所有东西都要扛起来。”她说。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女超人”,今年已经93岁了。
自编自演高原恋歌
《青海湖畔》的灵感来源于秦怡16年前看到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澳大利亚气象专家携夫人到青海气象局,帮助当地搞人工降雨项目。专家夫人在去鸟岛的路上遭遇车祸,因为医救无效而永远留在了青藏。根据这个故事背景,秦怡虚构出电影主角女工程师梅欣怡,并以她的回忆串起其30多年的人生经历,其中有与俄罗斯气象学家因“文革”而分离、在青海科考又重逢的坎坷爱情;也有与铁路工程师在唐古拉山不顾恶劣的天气,坚持完成科考任务的革命友谊。可以说,这个将毕生心血奉献给国家的形象,也是秦怡自己70多年来奋战在电影沙场的真实写照。
写剧本的时间是一个半月,对于93岁的秦怡来说,可谓是一气呵成。演员出身的她一写起来就会忘了时间,“每一个角色,我都是自己先演一遍,体会一遍再写下来,所以用时不算太多。”这样写的好处,就是在编剧的时候就能理清人物情感脉络,还富有极强的画面感,“写完后,基本分镜头也出来了。”秦怡说。
亲力亲为征服青海
除了是《青海湖畔》的编剧、导演之外,秦怡还是片中主角女工程师梅欣怡老年阶段的扮演者。考虑她身体的适应力,开拍前便有很多人劝她,在摄影棚里搭个景拍拍算了,毕竟现在很多片子都这么干。去青藏高原拍戏,花钱多不说,条件也艰苦,连青年演员都未必应付得来。但秦怡一意要上高原:“这是一个发生在青海的故事,我对表演向来都是全力以赴的,马虎地拍一部电影就很没意思了。”
以90多岁的高龄出演一个60多岁的人物,“梅欣怡”是秦怡遇见过的最特殊的角色之一。秦怡在今年7月份跟着剧组上青海实地拍摄。高原上,她坚持不用替身,每天几乎有12个小时都奋斗在片场。剩下的12个小时,她需要花掉一半时间往返于住处和片场,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人迹罕至。艰苦的环境让拍摄也困难重重,有些地方连站都站不稳,演员只能在脚底下垫一小块板,有时候忘记了,一回身就走不动了。有意思的是,在那些高海拔的地方,秦怡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感觉,她说:“就像我天生就可以拍这部戏一样。我觉得在最高的地方看云彩很近,舒服极了。”
为了拍好这部戏,《青海湖畔》剧组同样全力以赴。全组190多人,分坐了27辆车,一路开上高原。他们甚至在雪山前的荒地上搭出一个仿60年代的气象台,质量好到可以真的住人。
保质保量传达理念
拍摄条件艰苦不是唯一让秦怡头疼的问题,作为一部看上去并不顺应目前影市潮流的主旋律影片,《青海湖畔》的融资并不顺利。“钱到现在还在筹集呢,前期拍摄基本上可以完成了,可是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这个钱永远都筹不完。”秦怡自己倒看得开,“都怪我写了这么一个麻烦的戏,但难拍的戏一定好看。”
票房是每一部电影必须直面的问题,《青海湖畔》剧本刚写完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这部片子会不会赔本。“有人问我,你赔得起吗?”秦怡笑着说,“我就不相信,好片子会没有人看,你要拍,人家才会来看啊!我们电影工作者是搞文化艺术工作的人,自己不写自己不拍,观众哪里会有好电影看?”
从影70多年,秦怡见证了新中国的电影发展史。在她看来,如今的电影喜欢打打“擦边球”,一年能有两三部好看的已是不易。“现在都是吵吵闹闹的多,婆媳关系、家长里短的。观众老是看那些电影,欣赏水平会越来越低。有时候,认认真真写出一部好戏来,观众反而不喜欢看了,就喜欢看些刺激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电影这样走下去,会越走越危险。”
诚如秦怡自己说的,像她这样年纪的人都是吃过很多苦头的人,遭受过各种各样的苦难。正因为如此,责任才能深刻地写进她的从影生涯——无论是她对角色的诠释,还是她通过电影传达的理念,无不反映出老一辈艺术家的气度。“高尚的品德、先进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这些都糅在电影里,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秦怡说,“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们就要创造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文艺作品不是说教,而是通过艺术手段,走上这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