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桌号避用数字 不让关系不好的客人相邻

20.05.2014  08:22

2008年8月8日,胡锦涛夫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10年4月30日晚,胡锦涛夫妇在上海为出席世博会开幕式的各国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今日,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或代表与会。晚上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将为与会贵宾举行欢迎晚宴,并共同观看“团结和谐的亚洲-携手向明天”文艺晚会。

记者盘点中国举行的历次大型国际活动,发现国家主席偕夫人为与会贵宾举行欢迎宴会,算是个“保留项目”。2001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宴请出席APEC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及配偶。世博会期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为各国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操办一场这样的宴会,在礼宾、翻译、餐饮上,都有什么讲究?齐聚各国政要的“大聚餐”怎么吃?

随行

级别限制较严格

中方配翻译,坐身后不上桌

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鲁培新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东道主国家会有一个有关礼宾方面活动的“一揽子”计划,如在哪里会见、双方会有什么人出席,会见的程序、宴会分多少桌,怎么安排等,都会形成礼宾程序的一个报告。有的事需要和各国驻华使馆通气。

记者盘点中国举办的历次大型活动,国家主席夫妇共同宴请各国贵宾的情况不在少数。继2001年APEC峰会之后,中国举办了多次大型国际活动,如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

这种宴会的级别限制比较严格,据外交界人士表示,一般只有赴宴的领导人夫妇和外长等几个主要的随行人员前往。中方会为与会贵宾配备翻译。从公开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翻译都是坐在后面,并不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