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饶宗颐的泉州情缘 “海丝”概念提出第一人

09.02.2018  19:25

  ­台海网2月8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钱钟书称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认他为“心目中的大师”,而他也曾与这两位大师先后并称为“北钱南饶”和“南饶北季”。

  ­已过期颐之年的国学大师饶宗颐没有度过这个寒冬,于昨日凌晨逝世,享年101岁。

  ­其实,这位高寿学者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拥有极高的知名度。饶公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并且推动“泉州学”的创立和发展。百岁高龄受聘于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成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

  ­昨天,先生离世的消息传到泉州,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将致以唁电。

  ­ 海丝”概念提出第一人

  ­“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有史学界人士认为,饶宗颐是提出的第一人。

  ­早在1974年6月,中国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5本4分册上,饶宗颐发表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昆仑舶》的文章,正式提出了“海上丝路” 的名称。当时这篇文章论述了“海上丝路”的起因、航线、海舶与外国贾人交易的情形,以及中国丝绸为外人所垂涎的程度。日本学者三杉隆敏1979年出版《海 上的丝绸之路》一书也提到这个概念。迈出这一步,学人认为饶宗颐早了5年。

  ­泉州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与推动始于1991年,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来泉州考察。后来泉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

  ­ 与一方中文墓碑的缘分

  ­同样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方墓碑在文莱的发现,引发了学界的震动。

  ­1972年,文莱爱丁堡桥头路旁,在马来人的坟山中发现了一块中文墓碑。碑刻上文字为“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应甲立”等字样。“景定甲子”是宋理宗五年,即1260年。

  ­饶宗颐当时在担任新加坡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期间,就十分注重搜罗考证东南亚碑拓金石,这方被史学界称之为“文莱泉州宋墓”的石碑,曾引发饶宗颐的关注和考证。饶宗颐将研究推及中外交通史的大命题下,让泉州再次为史学界所瞩目。

  ­此后,饶宗颐著写《文莱发现宋代华文墓碑的意义》,发表在学术刊物上。

  ­这方墓碑推动了泉州与文莱后世的往来。1999年,文莱苏丹(国王)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造访泉州,朝拜圣墓、清净寺,参观海交馆。2015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也曾赴文莱举行文物展。

  ­ 泉州可见大师墨宝

  ­香港天地图书总编辑、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长孙立川博士与饶宗颐有着很深的接触。

  ­孙立川曾著文《千秋嘉会忆鹅湖 吾道从知德不孤——饶宗颐先生对闽南文化考察与研究举隅》提及,1993年移居香港后,他有幸追随饶先生多年,经常得到饶公指点,也时常谈及闽南文化。

  ­2010年是泉州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孙立川曾将饶宗颐先生对承天寺的一些发现整理给承天寺。原来承天寺曾遭到破坏,饶宗颐曾在台湾“中 央图书馆”看过清代魏锡曾的《非见斋碑目稿本》。其中提到阿拉伯人,名叫蒲力目的,曾在承天寺立石香炉。位于承天寺的中门外,题刻文字内容珍藏于台湾。饶 宗颐对泉州蒲氏的来历和发展,又引经据典考证了一番。

  ­如今泉州承天寺中庭外的蒲力目石香炉的记载,文章标题用的是饶宗颐的诗句。承天寺后来重修的“弘一法师化身处”石碑,碑文也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墨宝。

­泉州学者忆大师

  ­ 王建设:和蔼老者欣然为新书题字

  ­得知饶宗颐去世的消息后,闽南方言研究学者、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建设,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与大师的合影,并有两张书名题字的照片。王建设说,有同事拜访饶公,老先生为了表示年纪大身体依然很好,还要使劲握一下对方的手,甚至让人感到疼痛。

  ­2011年和2013年,王建设曾两次见过饶公。一次是为华侨大学开“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王建设曾为活动打头阵,与饶公等讨教。 “那一次是自报家门,后来我的新书即将问世,斗胆请饶公为新书题字,才有了更深的缘分。”王建设追忆道。2012年王建设研究泉州传统音乐戏剧的新书《明 弦之音》将要出版,原名很长,一开始饶公拒绝了。后来改名,饶公题做“明弘之音”,一字之差王建设心头一紧,心想“糟了,还得请饶公更正才好”。没想到饶 公竟然很快又寄来了更正后的书名题字。“这样我就有两张饶公的题字了!”王建设心存感激。

  ­2013年,两年一次的“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大学举行。王建设带着饶公题字正式出版的《明弦之音》,在导师的引荐下亲手赠送给饶宗颐。

­林少川:13年前有幸“被安排”见到饶公

  ­2005年12月底,林少川应邀出席在澳门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潮州人联谊会暨国际潮州学研讨会”,经泉州乡贤、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总编辑孙立川博士的引见,有幸见到年逾九十的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

  ­那天下午2点多,林少川见到身穿红色汉装的大师,想当面向他致敬,但又不敢冒昧前去,还有一些犹豫。

  ­此时离会议召开还有十几分钟,饶公被安排到会场旁边的贵宾室稍作休息。这时,孙立川先生有意安排这个时间让林少川晋见饶宗颐大师。孙先生悄悄伏下身子对饶公说,“这是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饶公听后马上伸出手来亲切与林少川握手,并拉着他坐到身边的沙发上。

  ­林少川从拘谨到放松,抓紧机会非常简要地向饶公汇报了“泉州学”的概况。饶公听后很高兴,并说,“泉州学”与“潮州学”有缘,今后应多联系。 泉州与潮州,古代有“陈三五娘”的故事,现在有泉州学与潮州学,很好,很有研究价值。应当像研究“敦煌学”一样来研究“泉州学”与“潮州学”!“敦煌学” 是陆上丝绸之路,“泉州学”是海上丝绸之路……鉴于时间关系,林少川说泉州学研究所恭请饶公当高级顾问并请为泉州学研究所题词,饶公当场点头答应了。孙立 川先生随手掏出相机,拍下了珍贵的合影。

  ­ 名片

  ­饶宗颐

  ­字伯濂、固庵,号选堂,

  ­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

  ­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

  ­饶宗颐有很多第一:

  ­第一位系统研究殷商贞卜的学者,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第一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他曾把自己的著述归纳为敦 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其实,他还懂音乐,在中国音乐史方面建树颇多,是一个资深的古琴家。其 研究成果《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是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

  ­整自《中国青年报

  ­ 官方大事记

  ­2011年12月13日 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1年7月17日 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已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

  ­2013年3月23日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3年4月 饶宗颐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港币

  ­2014年9月 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整自网络,大事记内容由饶宗颐官方提供)

  ­ 饶公的泉州缘

  ­2011年12月11日,“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开幕。饶宗颐为研讨会发来致辞。

  ­2016年8月16日,刚度过101岁寿诞的饶宗颐接受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聘书,受聘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

  ­2017年2月10日,“走进饶宗颐先生诗词世界——香港·泉州书法家迎春展”在泉州市区威远楼举行。从饶宗颐的《清晖集》中挑选50首诗词,由香港和泉州两地书法家共同创作,以此庆祝国学大师、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最高学术顾问饶宗颐先生百岁。

  ­饶宗颐出身潮州,潮州与福建毗邻,潮汕话和闽南语为同一方言语系,二者在文化习俗上有许多相关,因此饶宗颐对福建文史也有很深的研究。饶宗颐 早年曾到访福建,还写了多篇有关泉州历史、闽南方言、戏剧研究的文章。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林英明表示,饶公高龄,因此晚年没有造访过泉州。(海都记 者 吴月芳)

  原标题:饶公与泉州不得不说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