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缺失” 台湾综艺节目怎么了?

06.09.2015  11:09

  “质量低落、创意不足、娱乐不够、知识没有。

  被称为台版“艾美奖”的金钟奖,近日公开批评台湾综艺节目存在上述“四大缺失”,让岛内综艺界炸了窝,持续展开各种回击。但对大陆观众而言,台湾综艺节目近年来的下坡走势相当明显。不少“铁杆粉丝”都在网络上哀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节目,已经越来越看不下去了。那么,这种变化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资金】制作费不够影响节目水准

  自2008年开放赴台游至今,大陆游客在岛内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让导报记者印象深刻的,就是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早些年,他们一进房间,就急忙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翻看各种“在网上看了很久的节目”,甚至常常耽误用餐;这两年,他们打开电视,则是找“好声音”、“跑男”等大陆真人秀节目,“台湾节目?没什么意思!

  对于这种转变,台湾业者有切身感受,也有诸多无奈。“大陆现在太有钱了!”岛内某综艺大台的程姓制作人对导报记者这样感叹。他说,每周有看不完的大型真人秀节目,是大陆观众的幸福,却让他们羡慕又恐惧,“每个都是大制作,关键还有那么多台都有实力跟进,有点超越我们的想象”。

  对于这种差异,台湾剪辑协会有专门的数据统计:台湾49部知名综艺节目,平均一集制作费为96万元(新台币,下同),《华人星光大道》的费用最高,一集要400万元;而大陆知名综艺节目平均一集制作费为3381万元,是台湾的35倍,新一季《奔跑吧兄弟》一集成本高达8333万元,而这样的制作水准在大陆并不少见。

  当大陆的真人秀节目聚集大牌艺人,在全球各地取景拍摄时,台湾的主流综艺节目,仍然在简陋的景棚里,录着枯燥重复的访谈类节目。比如知名度极高的《康熙来了》,单集50万元的制作费,已经十年未变。

  3日在回应金钟奖风波时,台湾综艺天王庾澄庆就直言,“如果能用100元做出500元的质感,当然是最好,但现在我们可能连10元都拿不出来,这就差很多了”。

  【制度】“吃大锅饭”导致恶性循环

  当然,直接比拼两岸电视制作方的资金实力并不科学,毕竟其背后隐藏的市场规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程先生认为,台湾电视节目的衰退,与整个电视市场结构不合理和产业恶性竞争有很大关系。

  台湾电视节目的黄金岁月,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三台”时期。当时台湾经济腾飞,消费旺盛,电视台却仅有台视、中视与华视三家,每一台都有丰厚的广告收益。随着有线电视向民营力量放开,岛内的各种电视台蜂拥而起,如今已经超过100家,不仅各种节目的收视率被瓜分得惨不忍睹,广告收益也被严重摊薄。

  目前全台共有501万有线电视订户,普及率将近60%,但收费制度采用的是月付500元到600元“吃到饱”的方式。也就是所有订户都交一样的钱,然后都能看100多个电视频道。看似公平,但这种“大锅饭”消磨了各台精制节目的积极性,而水平不高又泛滥的节目,进一步降低了观众的兴趣,导致了电视发展上的恶性循环。

  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目前正在酝酿改革,希望从2017年开始实施有线电视“分组付费”制度,将现有频道分成“普及组”和“套餐组”,每月可只花200元订“普及组”,收看基本频道,也可加钱增加“套餐组”。让观众有频道选择权,增加高水平频道的收益,逐步淘汰水平不佳的频道。

  很多台湾业者都抱怨,他们的节目创意受限于低成本环境无法实现。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都怪没钱,但台湾近年来也不是没搞过大制作。台视《女王的密室》,曾砸下一季3700万元(台当局补助1890万元)的昂贵制作预算,打造了华丽的棚景,还结合智能手机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但节目的实际效果呢?也不过是几个老节目的综合版,看不到预期制作水准,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创意。

  回顾台湾电视发展史,台式综艺节目制作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拼创意。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康熙来了》,凭借高度话题性和低成本特色,让谈话性节目四处开花;再如《超级星光大道》,让平民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红遍两岸。

  这些低成本、高收益的成功模板,让台湾各个频道轻松填满综艺时段,带起来规模庞大的“通告艺人”群体,但业界也惰性丛生。如果只需要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加上可不断重复的话题就能赚钱,为什么还要去花更多钱、动更多脑子,创造更新的节目?

  曾任《国光帮帮帮》制作人的陈致远就指出,现在的节目都以嘉宾访谈为主,预算也只够你发艺人通告费和制作费,外景都能省就省了。他还吐槽,素颜、卸妆、夫妻吵架、翻明星包包成了台湾综艺节目四大流行话题,“素颜几乎上过台湾8万个节目!”“我说一句对台湾综艺比较负面的话,我觉得台湾综艺把自己的路做得越来越窄。

  在很多电视制作人眼里,过度追求节目性价比,不肯花钱精研创意,眼睁睁看着优秀制作人才不断流失,才是台湾综艺节目积重难返的危机所在。

   (记者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