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读懂“十二五”——福建卫生计生工作回眸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卫生计生工作改革动能何在?成效如何?
“三明路径”——求解公立医院改革难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而要保障全民健康,关键要有一个健康的医疗卫生体制。三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位,全面实施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三明路径”。
目前,三明市是全国唯一进行“三医联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地级市。2015年,福建省以三明医改作为蓝本在全省内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11月起到今年年底,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培训班在三明举办,1700多名来自全国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公立医院院长,将在此学习借鉴“三明路径”。
“长汀经验”——激活基层医院发展潜能
长汀,闽西边陲小城,曾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长汀经验”而为人所熟知。2009年以来,通过“归口管理、三权下放”的创新性做法,长汀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改革,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资复制的医改版“长汀经验”。
2014年,国家卫计委专家组考察长汀医改后,坦承“全国基层卫生院系统万花纷谢,只有这里一枝独秀”。2015年,长汀县基层医改“一归口、三下放”的做法被写入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现在,长汀县所在的龙岩市正在全市医疗系统中推广“长汀经验”。
长汀“一归口、三下放”的经验,具体来讲,就是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的人事、业务、经费和干部任免等进行归口管理,并将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到乡镇卫生院,落实院长经营管理自主权,推动建立责、权、利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从机制上解决基层活力不足的问题。
“医联体”——抱团发展助力分级诊疗
2013年7月,以福州市第一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7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二级乙等医院、2家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妇幼保健所共27家医疗机构组成区域性的“3+2+1”纵向模式的福州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
在这样的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下级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疾病和特色专科疾病的诊疗,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和慢病管理。“医联体”模式破解了分级诊疗的拦路虎,理顺了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厦门市也通过在岛内推行“院办院管”、岛外推进“区域性医联体”,辅之以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现了大医院“舍得放”、基层“接得住”、患者“愿意去”。
据福建省卫计委主任朱淑芳介绍,“十二五”期间,福建充分发挥市县级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建医联体,密切各级医院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今年12月,福建省卫计委下发《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全省所有三级甲等医院,携手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
精准药招——公开透明阳光采购
福建省于2014年3月启动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同年6月和9月先后出台《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意见》和《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
今年11月,福建省公布了2015年医疗机构双信封招标采购药品的开标结果,成为按照新一轮政策要求,全国第一个完成双信封招标采购的省份。
福建省新一轮双信封招标采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先瘦身、再招标”。经过瘦身后的《2015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中,目录的品种由原先的2654种减少到1791种,品规由原先的11955个减少到4917个。
据介绍,福建省根据上年度公立医院所有药品采购总金额,按照每个品种采购金额的百分比进行排序,将占比排序累计不低于80%、有3家及以上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纳入招标采购范围,投标企业不足3家的专门组织议价。此后制定分类目录、竞价分组、评审细节等过程,也都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以“晒清单”的方式在网络上公开公示,促进医疗机构阳光采购。(新华网福州12月25日电 记者 王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