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42岁女企业家囤积成狂 四个大衣柜全塞满

28.07.2019  05:11
厦门42岁女企业家囤积成狂 四个大衣柜全塞满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你是否喜欢收藏一些没有多大用处和价值的东西,导致家中堆满了东西,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如果“囤积成狂”,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囤积症。

  心理咨询师指出,患有囤积症的人与早期经历有关,需接受积极的心理治疗,家人对患者也要给予更多的包容,而不是一味指责。

  [案例]

   四个大衣柜塞满衣服 高中时的衣服也留着

  42岁的女企业家李丽(化名)因为失眠到厦门市仙岳医院就诊,在治疗过程中,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林多朵了解到,李丽很喜欢买衣服,家里面四个大衣柜都塞满了她的衣服,丈夫的衣物只占了小小的一格。但李丽衣柜里的衣服,很多十年二十年才穿过一次,甚至一次都没有穿,连高中时代的衣服她都还保留着,舍不得扔掉,总觉得还会穿。

  李丽自己也很苦恼,那些没用的衣服占据了衣柜太多的空间。可是丈夫如果把她的衣服扔掉,她会大发雷霆,把他臭骂一顿,甚至还会动手打人。有时候衣服已经被扔进旧衣服回收箱了,她还会去把衣服捡回来。

  研究发现,约有52%的囤积障碍发生与个体经历生活应激事件有关。李丽的父母重男轻女,从小就对她的弟弟很偏心,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基本都会满足弟弟,对她则十分冷漠,还不让她上学,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从小吃的苦头较多,这与后来患上囤积症有一定的关系。

   各种垃圾堆满房间 室友忍无可忍离开

  张红(化名)今年50岁,是食堂里面的帮工,负责打菜。儿女都在外地,自己长期住在食堂的集体宿舍里,两人一个房间。有一次女儿到宿舍找她,发现母亲的房间里面堆满了纸皮、报纸、可乐瓶等,还有吃剩的一些食物垃圾,连床上都堆满了街上捡回来的破衣服,真是各种脏乱差。

  女儿要把那些垃圾扔掉,张红坚决不肯,还把它们当作宝贝,觉得很有用处。她的室友已经忍无可忍,不肯和她住在一起了。后来女儿陪着张红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囤积症。

  张红的经历比较坎坷,她20多岁结婚后,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婚姻只持续了四年,丈夫就因为经济问题被判刑二十多年。本来丈夫是小老板,一家人生活富裕。丈夫出事后,所有生活压力都要张红一个人去承受。起初亲戚朋友还会给点支持,到后面只能靠她独自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她本身的性格又比较追求完美,谨小慎微,患上囤积症与此有关。

  研究发现,囤积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存在显著的气质共性,即犹豫不决。囤积者通过保存物品回避决定物品是否需要丢弃的焦虑感。久而久之,正性情绪与节省、获取等行为产生联结,囤积得以强化。

  [病因]

   与早期经历有关 具念旧心理特质

  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林多朵说,囤积症的发病率在2%-5%左右。一般十多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喜欢收集一些不太有用、意义不大的东西,到了四五十岁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对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患上囤积症与遗传问题、出生环境、小时候的教育教养、进入社会后的一些经历可能都有关系。个体信息加工能力不足以及不良的早期经历均会使个体产生非理性信念或不安全的依恋,从而引起消极情绪,导致囤积行为的产生。

  心理分析博士、闽师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李春苗指出,有囤积症的人一般都具有念旧心理特质,他们对旧物旧情都有怀念的情结,舍不得扔东西,通过囤积旧物与过去建立联结。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他们囤积旧物,就是在与过去的人、事物建立联结。

  另外,这种行为也是害怕被抛弃的心理投射。当他们要抛弃物品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焦虑的心理状态,囤积症的人往往早年有被抛弃的经历,不抛弃物件某种程度上也在修复被抛弃的创伤;节俭节省的习惯也是重要原因。舍不得扔的人往往有节俭节省的生活习惯,他们都会想着要发挥物尽其用的效用,久而久之,就会有囤积的行为出来。

  [症状]

   因囤积而感到痛苦 存在情绪焦虑障碍

  囤积症主要包含三个核心症状,即持续地囤积大量看似无用或没有价值的物品(最常见的是:囤积报纸、旧衣服、包、书等);因囤积而感到显著的痛苦,并导致社会功能上的损害;居住的地方堆满了物品,以至于这些地方不能发挥正常的功用。囤积者可能因为过度储存杂物而无法正常使用厨房、客厅,甚至在床上睡觉。有时,胡乱堆积的物品直接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下降,产生家庭矛盾。

  此外,囤积还可造成环境脏乱,甚至存在火灾的隐患,危及邻里。

  患者最常见的形式是过度购物或获得免费商品,如宣传画册等。有约75%的囤积症患者同时存在情绪焦虑障碍,约有20%的患者同时可表现出强迫症的症状。在老年囤积者中,需注意伴随生活环境脏乱而来的躯体健康问题。

  [应对]

   需接受心理治疗 家人要给予包容

  林多朵说,对于囤积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教育,与之共同设定治疗目标,增强治疗动机,帮助患者更容易地制定决策,采用逐级暴露的方法帮助患者处理分类、丢弃物品所带来的焦虑,以及纠正患者与囤积相关的歪曲认知。咨询师李春苗也认为,有些囤积症的人与早年创伤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深度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李春苗建议,对于囤积症的人,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包容,不宜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来对待,需要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同时,很多收藏家是囤积升华的结果,因此对于有囤积习惯的人,也可以有意识地将他们升华为收藏的行为,将其行为积极化。

  文/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陈鹭 漫画/小牛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