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消音战 还得继续加油干

19.06.2019  16:32

  小区里办红白喜事,不分日夜地吹打吵闹声一直是让居民头痛的问题,不文明操办丧事产生的火灾安全隐患更是社区治理的重点问题。为此,崇德社区针对红白喜事噪音扰民问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开展文明劝导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封面新闻06月18日电)

  雨打芭蕉声、风吹树叶声、泉水泠泠声......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过大自然的声音了?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广场舞大妈的背景音乐与建筑噪音一声更比一声高,适应了红白喜事的鞭炮爆竹声声声亮耳,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低音炮的轰鸣,并对此不亦乐乎。

  根据《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噪音危害已经成为继空气污染后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可问题是,相比于有标准,有规定,监管治理并不算是难事的建筑噪音,生活噪音类污染源头多,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并不明确,常常导致追责时又各自匿名、相互壮胆又相互依赖而分散责任。现实中大众投诉无门,管理无头,治理工作似乎并无立竿见影的效果。时至今日,建筑噪音污染已经有明显改观,但随处可闻的“高音喇叭声”、“邻居喧闹声”、“电视音响声”仍很难根除,“公共环境的营造靠你我他”的文明规则仍并没有在一些人心中落地生根。

  公共生活中的生活噪音并非自今日而始,所以,相关部门和民众更应有所作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提示,健全音量控制标准和管理措施。事实上,很多城市都有相关规定,有些甚至采取“限时段鸣笛”,此类举措尽管小有成效,却不长久——它仅解决一小类的生活噪音,而且执法过程也是不尽人意;另一方面,民众对身边人不文明的行为绝不姑息,实现真正的“零容忍”。个体是文明的承载者,个体文明就是公共文明的基础,个体文明的质量决定群体文明的质量。治理噪音从身边做起,不仅契合民意,也合乎常理——学会安静,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一座城市最实在的礼物。

  音乐是沟通的桥梁,不是喧闹的象征;炮竹是迎春的符号,不是春天的全部;喇叭是提示的工具,不是炫耀的代名词,整治噪音污染不能仅仅停留在红白喜事,注重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需要有机统一,为每个人更好滴生存于发展创造条件,让民众真切感受到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持久。(南平市建阳区委文明办 李璐)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