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 厦大筑中外教育合作“丝路”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厦门5月26日电 (记者 杨伏山)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曾经在中国高校面向东南亚海外教育领域独领风骚的厦门大学,也在着力探索践行,谋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2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着力构筑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丝绸之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与海外华侨华人有着广泛密切的历史渊源,与东南亚各国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现实联系。历史上,该校就对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有过很深的研究。
而今,厦大获准在马来西亚兴办中国第一所海外大学分校,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的创新和尝试,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担起一份责任。
在郑通涛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厦大很早就在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海外教育服务实践。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厦大华侨函授部,是中国内地最早设立的专门从事海外高等教育服务的机构之一。
历经数十年,厦大的海外教育服务实践从未间断,并正不断加大力度。2005年,应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新形势和中国日益增长的自费出国留学之需求,厦门大学国际学院成立,如今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外教育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厦大国际学院创办10年,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和中外教育合作交流,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10年来不断迈向国际化的历程。
郑通涛称,厦大的海外教育服务,不仅仅局限在语言文化类,还向经济、科技领域大步迈进。目前,在中国内地所有大学中,厦大海外学院/国际学院率先在海外教育服务中开展商贸类、管理类的教学,在授予海外学位的专业中设有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和酒店管理等专业课程。
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还设有“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汉语国际教育”3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点,横跨汉语言文学、传播学、教育学不同学科。如此一应齐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专业设置,在中国内地大学首屈一指。
这位有着近20年海外留学和教育经历的学者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需要一大批具体实践者和建设者,也亟待培养一大批高端的理论和策略研究者。
目前,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办有《海外华文教育》、《国际汉语学报》、《海外华文教育动态》、《孔子学院发展研究》、《中外教育合作》和《中国学研究季刊》(英文版)等6种有关中外教育合作与汉语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学术刊物。
“创办这些学术期刊,无疑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关政策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建议和咨询。”郑通涛说。
中国对外公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当前应突出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而厦大国际学院一直致力于构筑中国东南区域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出国留学教育与中外教育合作基地,已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60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开设本、硕学历教育,还在印尼、蒙古国搭建远程教育合作平台。
郑通涛表示,未来,该学院将进一步提升中外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学生规模,拓展中外校际交流合作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