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习俗:传统与创新兼具的礼仪文化
“陈氏三姐妹”在海峡两岸喜娘大赛上展示亲迎礼。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文 张旭阳/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去年底发布决定,命名闽侯县为“中国喜娘文化之乡”,福州的喜娘习俗再获关注。俗话说,“中国喜娘看福州,福州喜娘看闽侯。”福州喜娘文化发源于闽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喜娘文化
传承至今已800多年
闽侯“陈氏三姐妹”家中五代从事喜娘这一行当。2月14日,记者在上街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见到了三姐妹。“福州的喜娘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陈氏三姐妹”中的老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夏玉说,喜娘在福州方言中俗称“伴房嬷”“伴房妈”。以前的人结婚较早,婚前男女双方都没见过面,家族成员多,婚礼上礼数也多,姑娘出嫁时难免紧张、害羞,所以婚礼上都要请一位伴房嬷陪护新娘,为她说好话,教她如何行礼。
陈夏玉说,旧时喜娘要完成的程序很多,有十几道,包括参与布置喜堂,陪新郎迎娶新娘,接亲时要配合新娘“撒麦哭嫁”,指导新人“三拜”,引导喜童滚床,引导新人给长辈行拜见礼,引导新人“捧进斗丁”“添丁开桶”,在喜宴出大菜(太平燕)时要带新人到每桌敬酒,最后还要指导新人“安床”。现在婚礼中一些程序被简化或取消了,但其中蕴含的孝敬父母、相伴一生、相敬如宾等精神内涵不减。
陈秀兰在讲解子孙桶的寓意。
榕3000多人在当喜娘
行业也在与时俱进
老二陈秀珍说,喜娘要活跃婚礼气氛,吉利话需脱口而出,且要妙语连珠。以前喜娘文化多为口传心授。当年她们的母亲为训练三姐妹,让她们反复吟诵上百首歌谣,打下基础。实际上在主持婚礼时,各家各户的情况不同,喜娘还得具备随机应变的本领。
老三陈秀兰说,现在的喜娘,仅传承已经不行了,需要创新,做到雅俗共赏。要把新时代的主流话语引入婚礼庆典上,多说做人的道理,把“感恩”“宽容”“和谐”“孝道”等这些促进家庭幸福和睦的因素,更好地融入喜娘主持的礼仪中。
据介绍,喜娘文化中也有相对低俗的内容,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闽侯在这方面进行了净化。据了解,现在福州从事喜娘行当的有3000多人。
“陈氏三姐妹”在表演喜庆的喜娘台词。
“旧时伴房嬷大都没什么文化,因此社会地位也不高。现在的喜娘队伍在不断与时俱进,注入新鲜血液。行业内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大大增加,整体综合素质大大提升。”陈夏玉说。
“陈氏三姐妹”牵头成立了福州喜娘协会和闽都喜娘文化传习所,致力于喜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新时代的喜娘。去年,闽都喜娘文化传习所首届“喜娘”培训班开班,1年多以来,共有5期约三四十名学生结业。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江苏、西安、广东等地对喜娘文化感兴趣的学员。喜娘们还走出国门,为十邑同乡操办传统婚礼,交流喜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