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港喜娘业界携手弘扬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12.01.2016  17:15

香港首席大妗师欧惠芳老师向福州市喜娘协会副会长陈秀兰等赠送一对双喜耳环并表示香港与福州的喜娘婚俗能够相互交流、融会贯通。陈凌燕 摄

  福建新闻网福州1月12日电 (记者 刘可耕)“香港与福州的喜娘文化一脉相承,两地喜娘业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弘扬与推动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福州市喜娘协会副会长陈秀兰12日对中新网记者作如是表述。

  新年伊始,福州“85后”喜娘陈晓洁,在微信看到北京一所学院要开办香港大妗(喜娘)文化交流课,邀请香港大名鼎鼎的大妗欧惠芳老师授课,便将此信息与福州市喜娘协会众姐妹分享。

  福州市喜娘协会副会长陈秀兰随即带领当地4位高学历喜娘周为莹、陈凌燕、林碧玉、陈晓洁飞抵北京,进行大妗文化和喜娘文化的学习交流。

  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来自全国各地13个省市的80多位学员欢聚一堂,系统的学习了香港婚礼大妗师的文化渊源、礼仪礼节以及内地的接亲习俗、艺术接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间隙,香港与内地的喜娘业界人士进行广泛交流和联谊。

  令拥有大学学历、福州市喜娘协会副会长陈晓洁难忘的是,香港首席大妗师欧惠芳等老师在课堂上的详细讲解和现场演练指导,使她领略到作为中国婚俗文化大家庭成员的香港婚礼大妗师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福州喜娘世家陈氏三姐妹之一陈秀兰说,福州喜娘婚俗文化历史悠久,此次赴京与全国各地喜娘专业人士的交流中,自己与福州喜娘姐妹们将福州喜娘文化进行充分展示,得到香港及内地业界姐妹们的鼓励和赞许。

  “喜娘文化是福州婚庆文化的一颗宝石,一朵奇花,甚至是世界唯一的婚庆习俗。”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认为。

  “未来,不仅要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福州喜娘婚俗带到全国各地,还要漂洋过海将其介绍到国外,发扬光大。”陈秀兰称。

  据介绍,“喜娘”是福州传统婚礼中的重要角色,俗称“伴房嬷”。福州喜娘婚俗文化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5年被列入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在申请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立于2014年的福州市喜娘协会现有会员一百多名,会员曾受邀到全国各地及台湾、香港等地区展示福州喜娘婚俗文化;2014年,福州喜娘首次走进马来西亚受到当地华人的青睐。(完)